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 2做酸奶苏教版 2

发布 2020-08-24 08:12:28 阅读 8231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做酸奶。

课型。新授课。

1课时。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课。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时。

4.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教。

5.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酵而变成的;学。

6.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目。

7.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标。

8.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三维)9.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

10.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

重点教学重点:做酸奶的活动。与教学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的个数。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展示与教学手段:利用多**展示手段。

学困。细菌繁殖的个数分。学困。析。

分析及。解。解困。困。

策略。策略。

用豆子做模拟实验。

前置性。作业自己亲自动手做酸奶,查找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的资料。预习内容)

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共案。

教学流程。一、学生动手做酸奶(提前做好带来)1.学生小组品尝带来的酸奶。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怎么做的酸奶3.教师提醒:

a.自制的酸奶不能存放太久。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应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二、认识细菌,解释酸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学生小组交流并展示: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能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

a.特点:体积微小要吃食物繁殖很快b.基本形态:

杆菌、球菌、螺旋菌。c.功与过:

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有的细菌会致病3.细菌的传播方式及预防办法。学生自主学并展示:捂住鼻子打喷嚏用开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个性化修改。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课时教学流程。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教学设计共案。

个性化修改。

4、学生展示,后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麻疹病毒等。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四、当堂检测。

1.牛奶变酸奶的原因。2.细菌的特点、基本形态3.如何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教学拓。展。

要环节的效果。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做酸奶。

1、细菌的特点:体积微小、要吃食物、繁殖很快2、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3、细菌的传播方式及预防办法:

捂住鼻子打喷嚏、用开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作业设计。必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做3、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4、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选。家里有发霉的食物或物品带来做。教学后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酸奶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 课题 2 做酸奶。二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2.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4.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三 教学准备 四 教学过程 3.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5.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做酸奶教案苏教版

做酸奶。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认识细菌 病毒 能够通过尝试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知识与技能。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 知道病菌的传播途径及一些预防措施。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 意...

六年级科学上册《做酸奶》教案苏教版

2 做酸奶 教案。教学目标 1 知道酸奶是乳酸菌是牛奶发酵变成的。2 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分布及繁殖特点。3 了解细菌的功与过。教学重点 难点 了解怎样做酸奶,知道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变成了酸奶。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自己制作的酸奶 杯子 黄豆。教师准备 有关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