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套第二单元

发布 2020-08-10 08:32:28 阅读 4215

本单元主要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四部分内容。教材充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学了比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呈现了大量学生以前学过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再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尺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体验比例尺的应用,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因此,学好比例这部分内容是很重要的。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比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知识起源于比,应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比例,研究比例的意义。这个单元既体现了比与分数有密切联系,又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够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平面图形的比例尺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数学领域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教学时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要以大量的便于学生理解的实例为主,从感性认识开始,使学生逐步理解“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自主获得知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3.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 比例的认识 1课时。

2 比例的应用 1课时。

3 比例尺 1课时。

4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课时。

5 练习二 1课时。

比例的认识。(教材第16~18页)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课件。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

2.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主题图。

下面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图中怎样的两张**像?怎样的两张**不像呢?请大家先分别写出每张**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1.比较发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a、b、d中每幅**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呢?

生∶8。生∶8=1.5。

师:说一说图c、e中每幅**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呢?

生∶2生∶2=6。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图d和图a两张**长与长、宽与宽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生∶4。生∶4=2。

师:那么再来算一下其他任意两张**的长与长、宽与宽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同桌进行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一会)

生1:根据每幅**的长与宽的比可知比值相等的**就像,也就是**a、b、d像。

生2:比值不相等的**不像,也就是**c、e不像。

2. 引导探索。

师:我们继续观察上面几幅**。两幅**长与宽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怎样?

生:比值相等,这两个比也就相等。

师: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6∶4=3∶2或 4∶6=2∶3)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一些比,也用像这样的式子来表示吗?

生1:6∶3 = 4∶2。

生2:3∶6 = 2∶4。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 6∶3=2,4∶2=2,所以6∶3 = 4∶2。

生2:3∶6和2∶4的比值相等,所以3∶6 = 2∶4。

师:你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式子“4∶3=6∶2”你们认为老师想到的式子正确吗?

生:不正确。4∶3和6∶2的比值不相等,不能用等号连接。 (教师对该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

师:上面三个正确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1:都是由两个组成。

生2: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生3:都由四个数组成。

师:像这样的式子有个名字,叫作比例。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比例?

生1:有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叫作比例。

生2:比例是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

生3: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写成等式,叫作比例。

师: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给比例下定义的?

生齐读: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板书:比例)

师:你认为这个定义中哪些词比较关键?

生1:两个比。

生2:相等。

3. 自主探索。

师: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吗?(学生看书自学比例各部分名称)

生: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师:谁能上台来根据上面的比例来讲解一下?

学生说出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你看,在6∶4=3∶2这个比例中,内项和外项分别是谁?

生:内项是,外项是。

师:4∶6=2∶3呢?

生:内项是,外项是。

师:你们知道吗,比例除了一般写法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引导学生观察)

如12∶6 = 8∶4,也可写成 =。

师:把12∶6 = 8∶4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后,它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谁?

同桌交流。生:内项是,外项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

生: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师:那么谁能说出一个比例?

学生会说出很多个,重点板书有错误的几个,并进行订正。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先写出了比,然后又组成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比和比例它们有什么区别?(小组交流)

生1:不一样。

生2:形式不同。因为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生3:意义不同。因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4.学以致用。

师:很好!你们说得非常正确。那么,你们知道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师:既然这样,我们来看一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第3个问题)根据蜂蜜和水的配比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写出四个比吗?(同桌两人讨论)

生1:我先来!蜂蜜水a中的蜂蜜与蜂蜜水b中的蜂蜜的比3∶2,蜂蜜水a中的水与蜂蜜水b中的水的比15∶10。

生2:蜂蜜水a中的水与蜂蜜的比10∶2,蜂蜜水b中的水与蜂蜜的比15∶3。

师:那么这四个比它们能分别组成两个比例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生1:能。因为3∶2=1.5,15∶10=1.5,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3∶2=15∶10。

生2:10∶2=5,15∶3=5,比值也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10∶2=15∶3。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蜂蜜水a中的蜂蜜与蜂蜜水b中的蜂蜜的比是3∶2,二者水与水的比是15∶10。

3∶2=1.5 15∶10=1.5 比值相等。

所以能组成比例3∶2=15∶10。

蜂蜜水a中的水与蜂蜜的比是10∶2,蜂蜜水b中的水与蜂蜜的比是15∶3。

5.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

生: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师:刚才,你们是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以很快就判断出,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开这个秘密吗?

那就请你以12∶6=8∶4为例,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

全班交流。

生1:通过计算,在比例12∶6=8∶4中,两个内项6×8=48与两个外项12×2=48。

生2:我也试了,其他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积也是相等的,如15∶5=9∶3……

生3:所有的比例都具有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师:下面我们可以采用举例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就看一下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1题,先写出前面学习的几个比例再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学生独立验证)

生1:12∶6=8∶4 6∶4=3∶2 3∶2=15∶10 10∶2=15∶3。

生2:我发现了12×4=6×8,6×2=4×3,3×10=2×15,10×3=2×15。

师:谁还能任意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吗?

生1:15∶12=10∶8,15×8=12×10。

生2:1.5∶0.5=3∶1,1.5×1=0.5×3。

师:根据上面的观察、验证,你们发现了比例的什么规律?

生: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指导学生学习与教材有关内容。

师:大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想法,进一步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掌握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以及验证比例是否正确的方法,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就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生2:可根据“两个外项的积等不等两个内项的积”进行验证。

比例的认识。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 = 8∶4可以写成=。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上流程清晰,尤其是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突破较好,学生都理解了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例,并且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写出比例。同时,练习设计新颖,能体现学生思维的递进性,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BS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套总复习 2

总复习。第1课时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过程与方法 经历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

BS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套第二单元购物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经认识元 角 分的基础上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教材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多样化的付钱方法,能正确计算应找回的钱数。本节内容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购物的生活,体现了 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

BS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套第一单元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的轴对称特征,然后继续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今后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打下基础。圆是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与之前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所不同,在 周长计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