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灯。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读写“宏伟、漫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2.透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透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一组关于“灯光”的**。
2.导入新课:这些都是关于灯光的**,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来?
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明确:课文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他十分希望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暴露了自己,牺牲了。*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自然段。
1)朗读指导:第1自然段要读出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的真挚的爱。
2)结合全文看,文章开头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便于下文叙述过去的事情,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学习第3~11自然段。
1)朗读指导:郝副营长说第二个“多好啊”的时候,要读出他对孩子能在电灯下看书的羡慕以及他的美好心愿与崇高精神。
2)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中的“多好啊”?
明确:这是第二次出现“多好啊”的感叹,说这句话的是郝副营长,这是他对书中图画上生活的赞美。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见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下看书学习深感羡慕。
这句“多好啊”道出了郝副营长美好的心愿,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也能在灯下学习,有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3)谈谈你对第7自然段中“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前景时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了解到他英勇战斗的伟大动力,感受到他那颗为民族解放、造福人民而跳动的心。
4)如何理解第11自然段中“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明确: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句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
“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为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既是对前面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3.学习第12自然段。
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段话还有什么含义?
明确: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回忆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写回到天安门的灯光,与开篇照应,显得结构完整、紧凑。这段话还寄托着哀思与愿望,那就是无论多长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不应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
4.再次通读课文,思考:
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可以分别体会到什么?
明确:“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由衷地发出了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2)找出文中所有写灯光的句子。
明确: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的开头从天安门的___写起,结尾又回到写开头与结尾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明确:灯光。
灯光。照应。
既显得结构完整紧凑,又能寄托哀思与愿望。
2)“灯光”在课文**现了五次,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灵魂。本文以“灯光”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2.总结。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注视各种灯光,是否也会赞叹一句“多好啊”?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
相信现在每个人的心中对灯光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受,就让我们把这份深深的感动化作无穷的动力,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革命先烈,回报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看到:千万盏灯,感到光。
明、温暖现在听到:“多好啊!”震动心灵。
引起回忆灯光战斗前:看图、憧憬缅怀往事战斗中:点燃书本引路先烈战斗后:壮烈牺牲现在:璀璨华灯下又想起战友。
珍惜。幸福生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4篇课文围绕 红色的记忆 深深的怀念 这个主题选编。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十六年前的回忆 写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 沉着,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课
3 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 2013年9月7日周三总第5课时。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本课12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读文,初步体会作者热爱自然 热爱生灵的情怀。教学重 难点 正确流利读文,初步体会作者热爱自然 热爱生灵的情怀。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的表达方式。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赞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 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