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程茂林。
阅读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插上联想的翅膀。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一、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有四篇课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两篇。课文涉及的范围较广,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有慨叹时光流逝的,有回忆启蒙老师的,还有赞颂科学家伟大人格的。在这些课文中的人物,不论是古今中外的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这四篇课文,虽然只有15课《古诗两首》直接作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是其他三篇课文也能在文中体会出作者或者作者所描写的人物的爱国情。
一)《古诗两首》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是通过“悲”体现的:作者既为自己而悲,悲的是自己无法为国征战沙场、无法看到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绵绵不已的悲痛;也为南宋统治者而悲,悲的是他们毫无尊严、毫无民族节气、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义愤填膺的悲愤;还为祖国而悲,悲的是祖国历尽践踏蹂躏、饱受**痛苦的通彻心扉的悲切。
而这字字句句的“悲”中蕴涵的是作者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蕴涵的是对儿子们的殷切希望——希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了你们的父亲在九泉之下等候北定中原的好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也是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但与陆游的《示儿》情感基调完全相反,是通过“喜”来表达的。此诗被前人称作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以“喜”为线索,把“初闻”是“涕泪满衣裳”悲喜交集之情、“漫卷诗书”大喜欲狂之情和狂喜中白日放歌想象回乡路线之情串联起来,改变过去沉郁顿挫、含蕴慰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为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重返故乡而喜、为祖国收复失地重获统一而喜,从而写下了这首七律名篇。
二)时光飞逝,珍惜时光。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脍炙人口的名篇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年轻人以有所觉悟但又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之情。文章看似朱自清在问自己,表达自己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实际上也是在问千千万万个读者,引人深思,纵使时光流逝令人深深留恋。
但如何珍惜生命、把握住时光有所作为,才是作者真正的目的。
(三)怀念老师,感念师恩。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对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的重点是对三件事的回忆,其中“对日语课的抵制”是难点。
文章的最后一段中“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老师对自己的教育熏陶。
四)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三克镭》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即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的同时,做出的另一种贡献。
在居里夫人拥有过的第三克镭,为祖国波兰建一所镭的研究院,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是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
二、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言积累,这些对有效的开展阅读都是有利的。当然,此时也正是学生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期。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宽松氛围,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多进行课外阅读。
其中一部分学优生学习较为主动,知识储备比较丰厚;部分学困生基础性的知识出现断层,在语文的学习方法上仍然存在惯性的思维,依赖老师较强,怕动脑筋,不是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特别是这组课文的导言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要求“从阅读的内容展开联想”,学生虽然能基本读通课文,也能初步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但人物形象不丰满,不鲜明,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有难度,读进去、想开去的局限性很大,特别容易出现课堂上“冷场”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读进去、想开去、说出来,使学生真正获得收获。
三、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涕泪、巫峡、洛阳、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匆匆》中自己喜欢的段落。默写《示儿》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联想到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人和事等,能够学会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拉近与古今中外名人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美好的心灵荡涤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大公无私的精神,树立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观念以及在普通百姓身上也有闪光点的思想。
四、模块教学整体构思。
本组课文是小学阶段最后一册教材中的第四组,在前三组特别是第。
二、三组课文,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要求,就是要从阅读的内容展开联想。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本单元的重点——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确定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整体阅读,系统感知,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确定自己收集的资料;打破框架,加强联系,根据课文内容把相关联的课文放在一起学习;基于阅读,重在联想,真正做到读进去、想开去、说出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一)整体阅读,系统感知,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确定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展现美好心灵”的单元文化主题彰显。教学序列分三步进行:
1、主题单元学习导读。让学生知道本组的内容、主题思想、会给我们启示。
2、整体阅读课文,重在预习,系统感知。通过这次阅读,使学生明确本组课文到底讲些什么、文章的思想感情:《古诗两首》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匆匆》表达的是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珍惜时光的启迪,《难忘的启蒙》表达的是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怀念的思想感情,《三克镭》表现的是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3、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所要查找的资料。组织学生到图书室、资料库、互联网上查询资料;还可以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相关课文内容,以加深对本组课文的理解。
二)紧扣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一次次“交流感悟”之旅。教学策略体现两大理念:
1、体现教学整体观,让每一个教学设计点都表现出系统张力。
系统论以为有结构的整体大于部分。树立教学整体观对教学活动的简洁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基于上两个单元的收集资料的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本组课文的理解;而本组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无不是此单元教学构成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在结构中既承前也启后,发挥着整体的教学功用。
显然,这样的功用因为与系统中其它点的组合表现出了超越自身的强大。同样,本组的教学也因为纳入于语文教育的整体系统(人文的:感悟美好心灵;工具的: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联系实际谈感受)而显现其份量。
2、体现教学本体观,让语文课上出应有的语文味。
我们设想做到四个收获:
一) 收获语言。如《示儿》一课中紧紧围绕“悲”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匆匆》一课中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学习本课,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学习并且积累文中好词佳句,得到文本的熏陶。
二)收获形象。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唤起能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完了,掩卷,头脑中一定还浮现杜甫得知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白日放歌”的欣喜的神态动作。
三)收获情感。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需要在语言的品味中,在形象的感受中生成。比如时光如何匆匆而过?
这个细节就很值得咀嚼:溜走、飞去……等词语细腻地刻画出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于是珍惜时间、把握时间也就伴随语言的咀嚼在胸中升腾。
四)收获积累。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学生学完本组课文,把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批注的心得感想,制作成资料卡,放进班级资料库中,这样既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收集整理,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贮备了资料,打下基础。
叶堡中心小学。程茂林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上册第四组 珍爱家园 教学设计。南江县付家小学梁春梅。议题分析 不幸的地球 田野中的哭声 最糟糕的发明 种树老人 这四篇文章都是围绕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这一主题来展开写作的。这四篇文章以二个议题贯穿其中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为什么会破坏它?应该怎样爱护自然环境,有什...
六年级下册阅读教学总结
一 目标。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这些,都说明了童年时代的重要性。要奠定这个安全的精神基础,拥有这份终生精神保险,一个重要的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二 进展情况。读书要讲究方法。我们首先教给孩子读课外书的方法,一般都采用 默读 的方式。默读有三个好处 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
六年级下册阅读教学建议
对教材的钻研不深透,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1 读的训练过于简单化,滥用朗读,缺乏层次。由过去一段一段的讲变成了一段一段的读,一是让学生觉得乏味 二是效率不高。同时忽视了默读 浏览等训练,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2 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不准确 肤浅,引导方式 方法单调,缺乏有创意的设计,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