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

发布 2020-07-29 04:34:28 阅读 1732

备课时间:2023年7月15日备课教师: 余林

授课类型:新授审稿教师:

学习内容:1、位置学生姓名: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学习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探索过程:一、先做后说。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

3、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

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二、先学后教。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2)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

三、课时小结:

四、当堂训练。

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bc课后记:

六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

备课时间:2023年7月15日备课教师: 余林

授课类型:新授审稿教师:

学习内容:1、位置学生姓名:

学习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探索过程。一、先做后说。

标出下列的位置。

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 (2,10)的位置。

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

(7,4)→(9,7)→(6,6)→(3,8)→(2,10)。请你在图中画出。

他们的游览路线。

二、先学后教。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二)、课堂提高。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三、当堂测评。

三、课时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五、当堂训练: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1题图2题图

课后小记。六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

备课时间:2023年7月15日备课教师: 余林

授课类型:新授审稿教师:

学习内容:2、分数乘法学生姓名: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

探索过程:一、先做后说: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3、发现问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二、先学后教。

1、 讲解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3 =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 教学例2

1)出示×6,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通过自己的想法得出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注意: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三、课时小结: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当堂训练:

1、一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kg的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教学后记:六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

备课时间:2023年7月15日备课教师: 余林

授课类型:新授审稿教师:

学习内容:2、分数乘法学生姓名:

学习课时:第二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学习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探索过程:1、先做后说: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先学后教。

1、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讲解课本例3 p10

讲解课本例4 p11

三、课时小结: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当堂训练:

100个。3、×7表示表示。

4、米的是( )分米; 公顷的是( )平方米、

教学后记:备课时间:2023年7月15日备课教师: 余林

授课类型:新授审稿教师:

学习内容:2、分数乘法学生姓名:

学习课时:第三课时一个数乘分数。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学习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探索过程:一、先做后说: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六年级英语上册讲学稿

以学定教 教学稿 六年级英语上册之一 unit1 how do you go there a.let s learn,课型 新授执笔 余丹妮审核 六年级镇集体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能听 说 读 写短语by train,by plane,by subway,by ship,on foot。2.能够听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圆讲学稿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圆 一 讲学稿。年级 六年级学科 数学执笔 审核 内容 圆复习 一课型 新授课时 1 时间 11年1月。教学目标 1 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灵活 全面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灵活运...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讲学稿

年级 六年级学科 数学执笔 审核 内容 统计课型 新授课时 1 时间 11年1月。教学目标 1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理解一个扇形所表示的百分比与扇形的圆心角的关系。2 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决策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及有关计算。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