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参考

发布 2020-07-27 15:55:28 阅读 5620

安昌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学计划。

2006学年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根据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和浙江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编写的。本教材是第三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本教材为三~六年级共用教材,其中六年级上学期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单元走进电脑世界

1、走进计算机。

2、未来的计算机。

3、小小工程师。

4、安全小博士。

5、软硬“兼”施。

第二单元探索网络奥秘。

6、学习好导师。

7、网上图书馆。

8、电子小助手。

9、旅游计划书。

10、神奇导购员。

第三单元研究生活点滴。

11、早餐的学问。

12、做个调查员。

13、撰写建议书。

14、茶中知真味。

15、小小宣传员。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近200人左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在前一阶段给学生补学五年级的信息技术内容,因为2005学年,由于学校机房等设施的缺陷,五年级学生上机机会较少,且原教材使用人教版本,现在的教材分三四五**个年段,共八册。

通过四年级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科学积极性高,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也比较牢固。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质。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思想品德结合点。

通过学习计算机,培养学生对高科技、新科技探索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长大报效祖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祟高志向。

五、教学措施。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人。

六、时间安排。

第1课走进计算机。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2.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发展历史,从而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在学***上设立好计算机工作流程研究主题;准备一些计算机硬件补充资料。

学习过程:本课以教学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对计算机已有的整体认识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计算机内部主要部件作用,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工作流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台打开机箱的计算机主机(或是敞开机箱的计算机主机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各主要部件的作用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计算机的这些部件与人体的主要器官对应起来。例如:

通过建立相似功能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人体各器官之间的工作流程,由此引出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练习建议:本课的练习,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计算机工作流程的简要说明。教师可在引导后,放手让学生撰写。

教学中,教师也可设计如下的练习:请学生撰写一份计算机diy采购表。列出如果要配置一台计算机,打算配置哪些硬件,并通过因特网,了解这些硬件的相关资料与**,从另一个侧面感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参考资料:洪恩**:

太平洋电脑网:

第2课未来的计算机。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掌握不同软件之间内容的复制。

3.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未来的计算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

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供学生阅读;未来计算机设计方案。(演示用。)

学习过程:本课教学内容以简要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为主线,并在此基础上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先创设情境,请学生猜测计算机的历史,进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猜测的时间与计算机实际发展历史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发展的迅猛。

教学时,教师还可有意识地介绍一下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成就以及与世界计算机行业的差距,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进取心。

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未来的计算机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多数学生而言,对计算机样式的认识已基本定型,同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又限制了学生想像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不妨先给学生看一些不同式样的计算机图样,或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计算机**,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计算机并不是千机一面,进而引导学生从计算机外形、功能、组成元件等方面展开联想。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竞赛、评选最佳设计方案等形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灵感及参与的欲望。

练习建议:本课练习是利用画图与word两个软件联合制作一份《未来计算机》设计书,这是第一次让学生尝试利用两个不同的软件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练习时,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小组讨论等活动确定设计方案,在制作设计书时,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版面编排进行设计。

使学生的word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了解到不同软件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目标。

参考资料:赛伯时空:

科技之光:第3课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2. 能力目标:学会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备份。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意识,养成对重要数据及时进行备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机工作环境的要求与数据整理、备份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在学生计算机上设立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教师机上建立一个ftp**,并设好相应的权限。

学习过程:本课的教学内容围绕计算机安全使用的两个方面展开——计算机工作环境与计算机数据安全。

计算机工作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一点学生已基本了解,但在具体使用中对环境有哪些要求,学生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对普通家电使用环境要求的了解,请学生通过讨论,进行知识迁移,明白计算机安全使用具体有哪些环境要求。

保障数据安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多数学生在平时使用计算机中很少遇到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对重要数据进行整理、备份的习惯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先创设情境,请学生从一个有众多不同类型文件混乱摆放的文件夹中找到指定的文件。

让学生体会将文件整理妥当的必要性。为了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教师可用一两个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来帮助理解,例如:①有些学生为了携带方便,将重要的文件只存放在软盘中,结果软盘发生故障,导致盘中的重要文件无法读出,影响了学习。

②多用户的计算机(如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某个用户误操作删除了其他用户的文件,导致文件丢失。

在讲解如何备份文件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利用硬盘不同分区进行备份,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络硬盘、大容量邮箱等网络手段,以及利用光盘刻录的方式进行文件备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将这些备份方法作一个简单的演示。

练习建议:本课的练习并不复杂,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文件以不同的方式归类保存,同时分类标准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协同完成文件整理、备份的任务。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参考

安昌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学计划。2006学年第一学期 一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根据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和浙江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 中 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精神编写的。本教材是第三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参考

安昌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学计划。2006学年第一学期 一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根据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和浙江省教委的要求,参照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制定的 中 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精神编写的。本教材是第三次改版,内容增加了目前流行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并进一步增...

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上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教育 1 qq应用。2 学习logo语言。3 绘制简单的多彩图形,编写简单的过程。4 学习变量 递归过程。5 设计小海龟写字 算数的程序。教养 1 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程序,培养动脑 动手的能力。3 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