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草地夜行

发布 2020-07-24 01:13:28 阅读 9316

【教育资料】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草。地。夜。

行。草地夜行》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名小战士过草地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它既是一篇感人的记事写人的文章,又是一篇与阅读指导《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

通过本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受到一些必要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也要使学生受到英雄崇高精神的强烈感染和深刻的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本文的教学呢?有如下设想:

一)文道统一,知能结合。

文与道是辩证统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时说: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在阅读中,学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才能感受到教材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时,既不能离文讲道,架空分析,也不能弃道讲文,单授知识。而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教育紧密和谐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扎实地抓好重点的词、句、段的教学,认真地落实必要的语言训练,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中既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训练因素,并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学习认识、排比句和复句是本学期一项双基训练内容,前边的学习已使学生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本课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此项训练。

二)以学为主,以读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语文教学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自学能力。多种形式的读书,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1.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见解。

提供自学的情境:a.运用画批法:

重点段落让学生边默读、边画批、边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细心体味。b.实行讨论法:

在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各自的认识、体会理解,彼此启发、共同提高。

指导自学实践,学生自学前提出自学的范围,要求和方式方法,自学后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理解有误或不深、不透的地方给予指点。

尊重自学的成果: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质疑与解疑;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和相互争辩,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多从正面给予扶植、指点。

2.以读贯始终。

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反复读才能体会。要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来掌握语言文字,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思想内容,受到感染教育。

默读深思:带着思考的问题有目的的读,读懂文字,理解内容,体会含义。

诵读抒情,把理解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读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加强情感体验。

研读探意:有的段落含义较多,不易一次读懂,可分次研读,读一遍理解一个意思,步步深化。

重点的地方细读:例如老红军帮助小红军赶路一段。

关键的地方精读:例如老红军牺牲时一段,对其语言、动作要咬文嚼字,深入体味。

难懂的地方多读:例如课文最后一段。

默读第。一、二段。

自由读,小声读,个别读第二段,自学讨论时采取边议边读。

感情朗读最后两节。

分角色读:全文。一人读老红军的语言,一人读我叙述的部分,最后两节全班齐读。

三)围绕课题,组织教学。

1.以文释题。

由词语练习导出句子,再由句子引出课题。

从题目入手,先解题再学文是一般的常规作法。我考虑①书后作业有一题是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草地和夜景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做这个题,一是要找准,二是要体会作用。

而作用,不单要使学生明白是对实际环境和景物的描绘,还要使学生懂得在文章中又是为刻画人物思想品质服务的。(这后一个正是应体会的在文章中的作用)。如果把这些都放在读课中去完成,一费时,二冲淡情感,三一并解决不能突出景物描写的真正作用。

根据这些缘由,采取分步进行。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找出描写草地与夜景的句子,理解字面的意思。这样既明确哪些是描写草地与夜景的句子,又清楚了它写出了草地的宽广无边,夜的漆黑,路途的遥远,难走和危险,而把景物描写的作用放到讲读中去体会,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受到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染。

②由行的动作到人物,再到按不同人物的活动分段。

由文到题的作法可一举三得:一是巧妙解决课后作业。二是由文悟题,使学生体会题目与文章的内在联系,以及题目定得精当;三是将解题与分段紧密衔接。

2.扣题分段。

课文以行为线索,先写小红军掉队了,一个人赶路;再写老红军奉军部之命返回草地,找到小红军帮助他赶路,不幸陷进泥潭光荣牺牲,最后写小红军在老红军崇高精神的鼓舞下,继续赶路。文章脉络清晰,层次条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也是按照不同人物的活动,可依据一人行两人行一人行将文章分为三段。

这样比分四段有两点好处:一是降低分段难度,节省分段时间,学生也易于接受,有了分歧也比较好统一认识。二是使老红军对小红军由寻找到帮助,到舍己救人的一系列活动完整地在一个段落里,使情线不断,教与学一气呵成。

3.拨文点题。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读文章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领会内含的思想感情。每学完一段,引导学生围绕行字,总结归纳阅读所得。

例如第一段可归纳为艰难地行,虽艰难但又坚持行,感受小红军顽强的毅力;第二段可概括为帮助行,感受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崇高品德;第三段归纳为坚定地行,感受小红军化悲痛为力量,继续革命的意志。这样由文线一人行两人行一人行,导出情线艰。

难行帮助行坚定行,使学生的认识由文到情到理,不断深化,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

四)景物描写,烘托中心。

课文中有三处景物描写,文字都很简洁,但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1.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这一段简洁的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还隐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小红军掉队了,老红军是重返草地来寻找小红军的;二是行军是极其艰难的,路遥远而难走。

2.天空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这段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重要的衬托作用。夜幕降临,雨又骤然而至,给两位红军战士增添了更大的困难,使本来稀烂的路更泥泞难走;一步一滑使到处是泥潭的草地,更步步危险;黑暗,看不见路,随时可能陷下去,已是饥饿难忍、疲惫不堪的老红军毅然决然地背着小红军走,把困难危险全都一人承担,真是困难之中更显英雄本色,险境当中更见战友真情。在这种特殊的艰险环境中,老红军甘愿为革命为战友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3.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里对风雨、黑暗的描写,一方面衬托了小红军为老红军的牺牲而无限悲痛的。

心情,另一方面暗示了小红军前面的路程困难更大,但老红军要记住革命的嘱咐鼓舞了他的斗志,因此也更衬托出小红军从老红军身上汲取了力量,继承老红军的遗志,增强了走出草地的信心,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更坚定地向着光明的陕北走去。

五)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教学的重点和突出重点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第二大段。这一段主要写老红军帮助小红军赶路,不幸陷进泥潭,壮烈牺牲。集中地表现出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其间对老红军的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力地展现了老红军的高大形象,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突出重点的方法:

学导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基础,老师据情启发,引导。

点面结合,在理解全段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领会。

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中思考,边理解边讨论,理解后朗读,朗读中加深理解。

知能结合,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2.教学的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课文最后一节写小红军记住老红军的话,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前走。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明写小红军,暗写老红军,学生的理解易停留在表面文意上。

突破难点的方法:

用比较法理解含义。a.结尾一段与开头一段对照阅读,使学生体会出环境更恶劣了,而小红军更坚强了。

b.比较两处要记住革命在形式上的不同,理解第二次要记住革命已成为小红军的坚定信念。

由明线导暗线,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小红军力量的源泉是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教育了他,鼓舞了他。

反复朗读,逐步加深体会。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草地夜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力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思品 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险,使学生受到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的精神的感染。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险,体会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小战士,那种无所畏...

五年级语文教案 草地夜行教学设计

草地夜行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丰碑的把握。学习优势 倾听 口语表达 书面表达 动手操作 分析 综合。对待学生题写的碑文给以区别对待,主要为了共勉。四 重刍 整体测试。1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回忆课文内容以及写作方法。一会我们要进行测试 1 环...

小学五年级读后感 读《草地夜行》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是 七律长征 中的诗句,也是我们本周学习的内容。通过这首诗我迫切的想要多了解一点曾经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历史。于是我打开电脑去搜索,读了很多的长征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草地夜行 在茫茫的草地上,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只留下一条踩的稀烂的路,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