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发布 2020-07-22 00:19:28 阅读 4865

课题: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

2、会用角度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事物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对现实生活中平面图中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直观性,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生交流动物园里有哪些场馆,并读出它们的位置。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这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先来说一个愉快的话题,老师先了解一下,谁去过动物园?谁能说一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场馆?

指名交流。师:很好,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某个动物场馆的位置?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还可以确定一个观测点再说出场馆的位置。

二、读平面图。

1、教师谈话引出看平面图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说一说儿童公园主要有哪些场馆。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能说出场馆的位置,如果是没去过的公园,看看示意图你能说出一些场馆的位置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2页,上面有一幅儿童公园主要场馆位置的示意图,谁来说一说这个儿童公园主要有哪些场馆?

2、提出“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观察、交流。(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快餐店为观测点,谁能说出公园各场馆在快餐店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可能会说:

鸟林在快餐店的南偏东50度方向上。

儿童乐园在快餐店的南偏西30度方向上。

猴山和熊猫馆都在快餐店的北偏东55度方向上。

猴山比熊猫馆离快餐店近一些。

3、提出:猴山和熊猫馆都在快餐店北偏东55度方向上。但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地点,怎样描述它们的位置才能更准确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得出:示意图应该有比例尺。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猴山和熊猫馆都在快餐店北偏东55度方向上,但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地点,怎样描述它们的位置才能更准确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如:

猴山和熊猫馆都在快餐店北偏东55度方向,猴山离快餐店近,熊猫馆离快餐店远。

如果知道它们离快餐店的距离就好了。

如果有人提出分别测量出它们离快餐店的距离,再按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这样描述就会更准确等,教师给予表扬,否则,教师启发。如:如果这个平面图标出画图的比例尺,会怎么样呢?

三、描述位置。

1、让学生看课本第3页平面图上的比例尺,并说一说比例尺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请同学们看第3页图下面的比例尺,谁知道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

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师: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出猴山和熊猫馆到快餐店的距离,并算出实际距离。

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结果。答案:

快餐店距猴山200米。

快餐店距熊猫馆450米。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场馆,先测量图上距离,再计算出实际距离并描述其它场馆所在的位置。

学生测量并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并用角度和距离描述你喜欢的动物场馆在快餐店的什么位置。指名交流自己测量和计算的结果。给多数同学展示的机会。

四、确定位置。

1、教师启发性谈话,并提出“试一试”的问题,先说一说比例尺表示什么,再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第(1)题。

2、学生自主完成第(2)题,然后重点交流不同的方法。

3、让学生尝试完成第(3)、(4)题。然后交流画图的方法和结果。

4、让学生看书并观察图,讨论用文字描述和平面图表示哪种方式更好。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和示意图,再测量,计算并填表。 学生完成后,全班订正。

2、练一练第2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选择的比例尺不同,画出示意图的大小就不同,但方向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示学生想一想怎样确定比例尺,再画。交流时,给学生充分展示用不同比例尺画图的机会。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和图表的方式来描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本班学生座位示意图,教材中示意图课件,方格图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教师介绍排和列,再让学生用几排几列说自己的位置。

师:我们每个同学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谁能把你在教室里的具体位置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

我在××的后面,××的前面。

我在第4组的第3个位置。

我是第一排第×组。如果学生说不出排和列,教师启发。

2、教师介绍教室里座位顺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说一说自己是第几排第几列。

师:在用语言描述座位时,还可以用两个字表述:排和列。

板书:排列。

师:谁能用第几排,第几列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

指名发言,并提问。

师:你说的第×排是从哪边开始数的?数一数。

生:从左边开始数的。第1排,第2排……

学生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描述教室,教师首先确定方向,然后介绍教室里排序的一般原则。

师:从左往右数,这是人们排序的一般原则。在教室里,由于老师经常面对全班同学,所以,教室里说列的顺序时都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

如: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列,第二列……在数第几排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前往后数,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谁能用这种表述方法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排?

二、读示意图。

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示意图,先让学生找出教师的位置,再找到第一列、第一排同学的位置,最后找出自己的位置。

师: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了。现在,老师把同学们的座位画了一张图。

出示平面图。

师:观察这张图,谁能指出老师平时都站在什么地方吗?

指名学生到前面指出来。

师:很好。那谁能在这个图上指出第一列,第一排的同学?

指名学生去指。教师在图上标出第一列,第一排。

师: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了老师的位置,又指出了第一列、第一排同学的位置,那你们能找出哪儿是自己的位置吗?找出来,并说一说是第几列第几排?

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请前面说位置的学生回答。

2、出示教材上学生座位示意图,找出红红和亮亮所在的位置,并用列和排表述出来。

师:同学们现在都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在教室里的具体位置了,下面我们再到红红和亮亮的教室去看看,找一找他们的具体位置。

出示红红她们班座位示意图。

师:观察这张示意图,找到我们的学习伙伴红红和亮亮,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分别在第几列第几排?

教师板书:红红:第2列,第3排。

亮亮:第7列,第4排。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师介绍:用竖线表示列,用横线表示排,并把座位示意图转化为方格图。同时标出第1列,第1排。弄明白方格中交点表示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示意图,如果我们用一条竖线表示列,用一条横线表示排。

师:大家看,(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抽象出方格图),刚才的座位示意图,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方格图左边的第一条竖线表示第1列,从下往上数,第一条横线,就表示第一排。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标出第1列、第1排。

一)读示意图。

1、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座位情况,介绍排和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第几排第几列。

2、让学生在方格图中找出红红和亮亮的位置,并用圆点标出来。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找的。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方格图中的这些交点表示什么?你们能在这个方格图中找到红红和亮亮的位置吗?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用圆点标出来。

学生自己涂圆点。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标出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学生可能会说:

红红是第2列,可以判断红红的位置在左边数第2条竖线上,又知道红红是第3排,就从第2条竖线从下往上数,第3条横线和第2条竖线的交点就是红红的位置。

亮亮是第7列,第4排,从左数第7条竖线,与从下往上数第4条横线的交点就是亮亮的位置。

3、结合红红的位置,介绍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亮亮的位置。

师:真聪明。为了更清楚的在方格纸上表示出一个同学的位置,除标出点以外,还要把他们所在的列和排用两个数字表示出来。

如,红红的位置是第2列,第3排,就用2和3两个数字表示,在圆点的旁边先写出2,再写出3,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

边说边板书。

师:这样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数对”。谁知道亮亮的位置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学生回答)

师:很好。亮亮的位置是第7列,先写下7,写上逗号;是第4排,再写上4,然后用括号括起来。

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你好朋友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指名发言)

5、游戏:我说数对,你起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名字叫“我说数对,你起立”说到哪个数对,所在位置的同学起立,(1,1)、(6,3)、(3,5)、(5,3)……

请后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6、师生共同总结关于数对的知识。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

四、尝试练习。

1、提出“试一试”的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数对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方格图中纵向、横向数字表示的含义。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 冀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下册第2 4页。教学目标 1 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2 会用角度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事物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对现实生活中平面图中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3 体验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物的直观性,建...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位置》教案

位置 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4 17。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2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空间观念,增强其运用所...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2 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3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 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表面积公式计算实际图形的表面积。教具准备。圆柱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