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1教学反思西师大版

发布 2020-07-12 12:37:28 阅读 6339

今天教学了《圆锥的体积》,我采取了让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方法,把实验放在课外让学生进行,学生在课下获得了直观的实践经验,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收获。

一、收获:

1.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课前预习,课外实践,课堂提问检测、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欲望,这样节约了课堂上的讲授的时间,把认知过程还给了学生。

2.**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学习的科学方法,**成功的喜悦以及**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二、不足:

1.不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忘记乘三分之一,需要加强练习。

2.一节好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应注意时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这几个方面都还要加强。

附送:2019-2024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1教学建议冀教版。

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同学们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同学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教学片段:动手操作,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你们先在心里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但不要说出来,等咱们研究过以后,看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出示动手操作的步骤:

1.自选圆锥。

2.测量所选圆锥和圆柱底面和高之间的关系。

3.用所选的圆锥往圆柱里倒水。(圆锥里的水要尽可能的满)

4.记录实验的结果。

学生开始活动。

二、根据实验的结果整理完成下表:(红颜色的为学生填写)

三、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通过实验,你能推出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即:v圆锥=1/3sh

四、习题。五: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推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怎么样?和你猜想的一样吗?用你最酷的表情或者动作告诉老师。

看来你们今天的收获真的不小,利用课余时间些一篇数学日记,就写今天课堂上的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你的心情和想法。

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1教案苏教版

附送 2019 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 2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 43页 例1 例2及第43页上的做一做,练习九的第3 5题。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2 经历观察 猜想 实验等过程,发展学生操作能力 归纳推理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身主探索与合作交...

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2019 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 1 培养观察 猜测 操作能力。2 培养良好的合作 意识,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3.思想目标 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锥的体积

答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4.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计算出这堆小麦的体积吗?答 这堆小麦的体积是6.28立方米。5.一个圆锥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14 10 2 2 3 78.5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