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从滚动圆测量、绕圆周测量,到空中的小球所经的轨迹画出的圆不好测量,不断的设疑、激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⒊操作实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观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电脑显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层次:动手操作,找出规律。当学生**电脑演示后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密切的关系后,我就让他们进入本课的第一次尝试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分别量出一元硬币、圆片、瓶盖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把有关数据填在**中。
第三层次:学生在小组内计算各个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看到它们的比值大部分在3.14附近,在此基础上,我适时指出,由于测量是出现一些误差,我们暂时把它们的值看作3倍多一些。
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我作以下板书:
硬币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片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瓶盖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四层次:告诉圆的周长和直径,再让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通过计算惊奇的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五层次:追问:我刚才给的这些圆的周长和直径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得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它们的比值总是不变,总是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运用猜测、观察、测量、计算、交流、验证的方法,得知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初步尝试了成功的喜悦。)
4、介绍圆周率,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阅读课本,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②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③介绍圆周率的有关史料,对学生进**感教育。
(设计意图:整个第二环节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测量圆的周长、探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让学生充分感知,又反复加以验证,从而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并结合圆周率的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精讲点拨,内化提升。
运用知识,加深理解。
学生汇报**二例1的自学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基础练习。
第一关:判断对错:
(1)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3)当半径为3厘米时,圆的周长为18.84厘米。
(4)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综合练习。
第二关:一个时钟的分针长15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经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8周呢?
3.拓展练习。
第三关:拓展思维:求半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周长的理解和运用。)
四、总结新知,交流评价。
课堂总结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设计了一张评价表,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评出本节课的学习小明星。
(设计意图:这张评价表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测量,讨论等过程中通过探索公式的圆周过程。2,了解和掌握圆周公式的公式,将使用圆周公式可以计算的字母。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pi的发展历程,刺激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圆形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和掌握圆周的计算方法。教学困难 了解圈子。教学用具 1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圆 62 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2 通过动手操作 实践 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案例。1.能够陈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能力等级要求,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证分析。2.能够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实际写出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62 63页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