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唐诗。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唐诗的部分知识;
2.帮助学生理解、背诵南园十三首(其一)以及了解唐朝诗人李贺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几首小诗使学生对唐诗以及其几种基本形式有正确的理解;
2.理解、背诵南园十三首(其一)以及了解唐朝诗人李贺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课本。
教学方法:诵读、背诵、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这首小诗,注意韵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找一生起来读一遍,其他学生认真听,看是否与自己的读法一致。解决生字,然后学生齐读一遍小诗。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译文:南苑的春天,百花竞开,艳丽多姿。在一片红花丛中,点缀着朵朵白花,她们都像越地美女那样靓丽,美不胜收。
只可惜呀,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其实只因是花期已过,春风吹过便不由自主地坠落。
逐句讨论解释这首诗,尤其是诗中的一些重、难词。
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后两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学生基本理解小诗后与学生齐读“温馨点击”第二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首诗。
齐读南园十三首(其一),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律。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看谁读的更好。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借景抒情,但多“以美景表喜悦”、“以萧瑟表悲凉”,此诗则“美景与悲凉共存”。请你们根据这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找出一首或几首古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谁找的对,找的多。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找的也很不错。
那么下面我们就借这次机会,在班级里举行一个“借诗中景色,抒诗人情怀”诗歌朗诵比赛吧!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一下该做哪些准备?
举行古诗诵读比赛。
2、无题。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背诵无题以及了解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相关知识。
2.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背诵无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无题以及了解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园十三首(其一),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齐背这首诗。
刚才同学们背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唐诗《无题》,下面请同学们将书翻到第四页。
2、学生谈感受。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唐诗的几种基本形式,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无题》属于哪种形式?找学生说一说。
向学生简单介绍李商隐(李商隐(约813—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有《李义山诗集》。
)他擅长写律诗、绝句,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是唐代“三李”之一,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他。
22 首诗,位列第四,最擅长写爱情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这首小诗,注意韵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找一生起来读一遍, 其他学生认真听,看是否与自己的读法一致。解决生字,然后学生齐读一遍小诗。
给学生解释诗中个别词的意思: 丝通思; 泪:蜡烛油,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的镜子。 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的仙山,比喻被怀念者居住的地方。
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请学生自读译文,学生基本理解小诗后与学生齐读“温馨点击”第二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首诗。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齐读〈无题〉,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律。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看谁读的更好。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下这首诗,学生齐背。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很多古诗词已被人们配乐演唱,《无题》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吧!
反复**歌曲,让学生跟着慢慢学唱。找先学会的学生起来示范唱。
**歌曲,学生继续跟唱。教师指导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
学生齐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诗歌,仿照“活动广角”也来试着做一张读书卡片吧!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问刘十九》以及了解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齐读课题——《问刘十九》,解释题目。(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
2、学生谈感受。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唐诗的几种基本形式,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问刘十九》属于哪种形式?找学生说一说。
向学生简单介绍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的诗大部分是揭发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反映民生困苦的作品,语言也通俗易懂。据说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给老太太听,如果老太太能听明白,才肯罢休。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这首小诗,注意韵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找一生起来读一遍, 其他学生认真听,看是否与自己的读法一致。解决生字,然后学生齐读一遍小诗。
给学生详细解释这首诗: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5、“蚁”,原诗为“绿螘新醅酒”,“螘”音、义同“蚁”请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老兄!
学生自读译文,学生基本理解小诗后与学生齐读“温馨点击”第二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首诗。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齐读《问刘十九》,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律。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看谁读的更好。
[评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此诗堪称典范。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 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
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写作背景]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绿蚁:酒面上绿色的泡沫。
古人常以此代称酒。醅:尚未滤过的酒。
这首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 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写出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下这首诗,学生齐背。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作业: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不妨把诗的题目或经典句子写下来吧!
4、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及有名的边塞诗人, 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2、读懂这首诗,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边塞生活的悲壮、苍凉,感受笛声悠扬的幽雅情调,了解诗人是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情的。
3、通过本单元唐诗部分的学习,对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塞上听吹笛》以及了解边塞诗人, 解高适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介绍边塞诗人,高适就是其中一位。学生自读高适介绍,了解高适在边塞诗人中有很高的地位。
二、出示译文。
1、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师生共同理解诗文意思。 我们可看到诗中写景亦有“虚景”与“实景”之分,如高适这首诗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 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 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竟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不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唐诗
1 唐诗。课型 新授课。授课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教师讲授。教学目标 1 背诵唐诗,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2 了解五首唐诗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3 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首唐诗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 借景抒情 的诗。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四年级传统文化
南园十三首 其一 p1 唐 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无题 p5 唐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塞上听吹笛 p9 唐 高适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
四年级传统文化
班级姓名 等级 一 文学知识填空。1.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基本形式有这样六种。唐诗大多格律严谨,音节和谐,非常优美。2.唐代的边塞诗人很多,其中和成就最高。也是边塞诗人的佼佼者。3.词又名还被称作。历来与并称 双绝 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最早出现于流行于到了极为兴盛。4.元曲即元代的散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