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7 加减混合

发布 2020-04-10 09:36:28 阅读 4103

课题加减混合课时数14第课时总课时数。

1、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演示两个情景。

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不能确定)

2)乘客上车、下车竟然有序(2人下车,3人上车),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人数增减多少?猜一猜车上。

人数大约有多少?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演示动画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多上车。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

(7-2+3=□)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3、**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板书:7-2+3=8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2、多**继续演示:大熊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销赃里先说一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多**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目的 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体会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小黑板 算术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学挂图 谈话导入。二 教学新知,知识探索。弄清图意,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发展。例题用一幅图表达汽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下车2人,...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案苏教版

加减混合。教学目的 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体会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运算顺序。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小黑板 算术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学挂图 谈话导入。二 教学新知,知识探索。弄清图意,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发展。例题用一幅图表达汽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下车2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案

年级 一年级。课题 第5单元加减混合教材解读 姓名 课时 1课时。加减混合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 连减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所涉及的旧知识有加 减法的意义,10以内加减法单项口算。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题都是以形象的直观图形出现的。因为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首次出现,为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仍用线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