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备课 2

发布 2020-04-09 04:00:28 阅读 7146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2—p7)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剪纸活动。

3.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进行设计。

重、难点】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重要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分析。

1、以动手操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无论是平面图形的引入,还是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教材都设计了大量的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认识图形”教材通过“用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接下来,教材安排了两个“拼一拼”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将更深入认识这几个平面图形。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在引入学习的几个平面图形以后,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应用意识,通过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学过的图形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分配】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2、用七巧板拼一拼1课时。

课时备课】课时备课】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说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义务教材是按照十几减9、“十几减几(分为“十几减”和“十几减”两部分编排,以减缓坡度,增加练习时间)的顺序编排的,在算法上主要教学“想加算减”的方法。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几减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教学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编排同20以内的进位加类似。

三)教材呈现(6个例题)

从总体来说,这一单元计算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想加算减”的方法。

1.十几减9(例1)

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将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整合,主题图中只呈现问题,未出现计算方法,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

2)从卖气球这个小情境引出15-9后,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仍利用圆片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算理的理解)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

2.十几减(例2、例3)

例2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十几减8。例3由“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仍然呈现两种算法: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想加计算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适当突出了想加算减的方法。

3.十几减(例4)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并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中有明显的体现。

4.解决问题(例5、例6)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2个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一些新的数量关系、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例5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上来说,“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解决问题重在理解图意(或问题),例5则侧重于检测步骤——“解答正确吗”。并呈现了检测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看看没来的人数与已经来的人数的和是不是要来的人数。

教材借助了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并且有多余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使学生体会到:当信息比较多时,可以通过画图表示出信息,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来解决。

2)例6教材借助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应用所学计算解答实际问题的乐趣。

使学生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通过操作表示信息的方法帮助理解,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整理和复习。

这套教材我们在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与原来的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相比,我们在具体编排上增强了整理性: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整理好的表让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先把所学的减法算式写在卡片上进行整理,再根据整理结果回答一些问题。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经历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既巩固了所学的计算,又能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体验和感受),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教学建议】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计算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计算不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十几减9,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呈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有四个小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以“小丑卖气球”为例,提出15-9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教材呈现了点数结果、想加算减两种计算方法。

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套圈游戏”通过学生的对话引出了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学习。“卖风车”“猜字谜”提供了背景资料,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其次,要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

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年级下数学第。一 二单元练习题。一 看谁算得对又快。24分 二 填空。33分 1 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也可以拼成一个 形。4分 2 至少用 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2分 3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三角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8分 4 下图缺了 块砖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学生家庭及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

内容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数一数课型体验展示课。知识本节课是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利用幼儿园学到的数数知前后识,了解学生的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联系况,以便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教材分析。1 通过数数活动,我要学会数数的方法。学习2 在数数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