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水。
1.1认识水。
执教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牛奶 2号杯:白醋 3号杯:糖水 4号杯:清水
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是(水)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
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
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板书)
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
3.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师演示 “尝”的方法: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5.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三、**水的另外两个特点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摸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里很佩服。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生猜测:有形状、会流动。)
师:水到底有没有形状,会不会流动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生交流验证的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看看是否能验证水的这两个特点。小组长领取材料。
3、生汇报**结果。
4、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水会流动。(板书)。
5、讲解: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并且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像橡皮、木块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强调常温、常压是条件,因为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5.知识扩展
提问: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液体吗? 学生交流。
四、体会水资源匮乏对我们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师:水不但美丽,而且是生命之源,它孕育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是可供人们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大家请看:
(出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和咸水湖中的水,只有3%是淡水,而淡水中还有许多不能被开采的深层地下水。水蒸气等还有地球南北两极冰山占了76%。(从形态来看,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分)。
地球上的水虽然比较多,但是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7%左右。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污染,淡水缺乏。
生: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结:同学们有环保意识,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但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节约用水,“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大家请欣赏几幅与节水有关的**)。
板书设计。认识水。
观察方法:看闻尝摸。
无颜色。无气味。
无味道。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教学反思:1.2比较水的多少。
执教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1.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认识量筒和毫升。
2.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小组合作法、师生交流法、对比观察法。
教学准备:1.多**课件。
2.水杯若干个、量筒、烧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为学生准备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然后找几个学生简单说说并说出理由。
二)新课教学。
1、讨论比较水的方法并比较。
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
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才师生一起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下面就请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时,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学生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新课教学中已经比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怎样来描述呢?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认识和使用量筒。
问学生一些问题: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
老师总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问: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
三)巩固提高。
很多学生一定想马上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接着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测量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四)小结延伸。
师生总结本课内容。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大家注意观察。
板书设计:比较水的多少。
用什么比?怎么比?
量筒。教学反思:
1.3小水轮。
执教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1、会动手做一个简易小水轮。
2、去探索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小水轮以不同的快慢转起来。
3、去尝试描述小水轮转动所看到的现象,自觉关注转动快慢的原因。感受科学带来的趣味性。
材料准备:教师:带柄小水轮1个,一个凳子,大水勺一把。课件。
学生小组:烧杯1个,水槽2个,胡萝卜1个,塑料薄板1张,剪刀1把,美工刀一把,铁丝1条。抹布每组一块。
教学流程:一、聚焦。
1】让小水轮转动起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看看它是怎么样的?
2、小朋友们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3、还有什么办法让它转动起来呢?请上来试一试。
4、它的名字叫小水轮。
二、**。2】制作小水轮。
1、我们今天就动手做一个小水轮。展示其他小朋友做的小水轮。谁来玩一玩。
2、继续展示几个不同的小水轮,你觉得哪一个好?说说看。投影在大屏幕上。
3、我要需要用到这些材料……做之前你想告诉其他小朋友什么呢?
4、领取材料做一个小水轮。
3】玩小水轮。
1、做好的小朋友老师给他们一盆水,我们来玩一玩小水轮。
尝试不同的玩法,关注不同的快慢,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2、整理器材,展示小水轮,准备汇报。
三、研讨。1、交流汇报:是怎么玩的?为什么这样玩?有什么发现?
2、不同小组展示,投影在大屏幕上。
3、谈谈收获。
四、拓展。回家和爸爸妈妈再做几个小水轮,比一比谁的小水轮转得快。
板书设计:小水轮。
制作方法。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空气。
2.1**有空气。
执教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1、通过捉空气活动,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通过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通过交流,能认同他人合理的观点,体验分享的快乐。
3、通过实验,知道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初步建立用事实证明观点的意识,提升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均为: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袋、水槽、水、抹布、泡泡液、棉签、牙签、羽毛、托盘、尺、瓶子、粉笔、辣椒。
2、教学用具:板书、板画贴、奖励贴、投影仪、ppt。
教学过程:活动一:尝试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
1.活动:把空气捉到袋子里。
教师出示塑料袋,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快速完成举起袋子。提示学生捉到空气后旋转袋口防止空气漏出。
2.交流:捉空气的具体地点,选择不同位置的学生来交流。
3.小结: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板书)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感觉袋子中的空气。
先请一位学生交流,明确任务:感觉到袋子中的空气。
5.交流并演示: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请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将交流的方法用板画贴在黑板上,并写上学生的学号。
6.小结:借助物体用不同感官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办法进行归纳:用眼睛、耳朵、**感知。
7.反思:自己原先想到了几种方法,通过交流又知道了什么方法,新方法是如何知道的。
让学生数数黑板上贴着的办法。用手势表示自己原先想到的办法数。请一位学生交流自己原先的办法,全班学生指出这位学生现在知道的办法的分享者学号。
活动二:**一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1.观察物体并预想:这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出示尺、瓶子、辣椒、粉笔。让学生填写记录单**栏,并交流预想的理由。根据学生交流移动板画。
2.设计: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验方案。
一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目标 1.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 活动或是工程实践。2.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3.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4.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5.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1 小小科学家。教...
一年级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单元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 1 初识大自然。2 考擦大自然 从校园开始。3 大自然中的发现等3课书。共七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以自然界中的物品 生命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学习观察 比较 分类等基本科学方法的同时,学习考察方法,为建构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
一年级科学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四课让我们发现更多。清水塘学校2017.10 教学目的 1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 形状 结构间的关系。2 科学 会对哪种形状的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做好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 比较。找出容易搭建的积木并做好记录,观察分类的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