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 2020-04-02 05:11:28 阅读 4245

董国萍 2014.3

一、上年工作回顾。

通过一学期兢兢业业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回顾上学期的工作,我所执教的七年级数学成绩已落幕,数学均分48分,差第一名3分,居班级第二位,教委第一名;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们班的优秀人数没有优秀率为0,这叫我的工作感到很遗憾。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做以下的总结: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的能力差。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表现为:要求列式计算的题有的学生竟然忘记列式;计算题过程不完整;计算结果没有按要求化成最简分数;漏数等。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让我们感到很可惜。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

我这几年教过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4、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们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5、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没有突出的学生,不及格的同学很多;几乎全班不及格。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

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刚开学帮助学生尽快完全适应过来。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切合《标准》的课程目标,有以下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4.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 (a+b)=a2+2ab+b2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

第三章:认识三角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了解图形的全等,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2.能发现实际情境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

3.能从**、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或关系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3.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第六章:概率初步。

1.经历从实际问题和游戏中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体会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抽象出概率模型,计算概率,解决实际、作出合理决策的过程,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层,争取达到或超过片均分。

五、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充分太古县24字教学模式,体现培优扶困的实施,提高优秀人数和及格人数,减少低分人数,切实做到: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认真设计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有积极性,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优秀小老师,逐步达到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的基本模式,尽量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2.精心设计练习,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坚持学习,多听课,多模仿,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6.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大胆地深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7.注重对作业、练习纸、练习册、测验卷的及时批改,并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信息。

12.多用多**教学,使数学生动化;多用实物教学,使数学形象化。

培扶措施:对临界优秀生:

在理解题、思维训练题给予方法指导,并要加强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思路清晰,格式标准。基础训练题的过关检测,对每次测试的成绩给予个别指导,多用激励教育。

对临界及格生:

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在选择题、填空题多下功夫。在课堂上、课后对他们多加注意,及时纠正错误。抓好每次单元过关测试工作,抓好时机,多表扬,树立信心。

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董国萍 2014.3 一 成绩回顾。上一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期末考试中本班均分为48分,及格了8人,优秀人数无,八十分以上的根本没有。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没有突出的学生,不及格的同学很多 几乎全班不及...

七年级 下 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50人,其中小升初49人,休学插班学习1人。这届七年级学生小升初时,优质生源绝大多数流入他校。本班50人中四门功课总分多数在230分以下,245分以上的几乎没有。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三 教学目标。第一章主要让学生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图形性质与判定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章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不等关系,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主要让学生经历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及应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等能力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