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上

发布 2020-04-01 07:27:28 阅读 2435

第三单元上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章内容,即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和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之所以把它们列为一个单元,一是从内容上看这两章侧重介绍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而后面几章侧重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是从篇幅上看,它们占了整个第三单元的接近一半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有比较的介绍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有哪些最基本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中应以生物圈为中心,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类群的绿色植物,不同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不同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也不同,不应详细讲述分类知识。本单元还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由于被子植物一生中的各个阶段生理活动是在生物圈中完成的,因此,本章关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内容,一是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二是要突出植物体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以及它们的基本特征。

2、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3、通过相关**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

1、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教学难点。

1、掌握种子的萌发以及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通过了解各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让学生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

五、教学措施。

1、直观法,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的种子的不同,都可采取实物直观和图形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2、实验法,观察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观察花的结构等等都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

3、调查、分析讨论、动手实践、系统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各种植物和人的关系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可采用调查和分析讨论方法。人工辅助授粉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教学。根的生长以及枝条的发育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进行研究。

六、单元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共9课时)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共4课时。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2课时。

第二节种子植物2课时。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共5课时。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2课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课时。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2课时。

章节教学设计。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设计思路。

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二、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于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所学植物容易在环境中采集到,也容易培养,所以本节课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这三种植物的实物或标本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边观察边比较,再配合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中实地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没有实地观察条件的也应该给学生准备几种实物,如海带、水绵、葫芦藓、肾蕨等,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示一组多种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海带、紫菜、葫芦藓、墙藓、铁线蕨、肾蕨、油松、侧柏、小麦、樱花及其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认识**中有哪些植物?

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简单讨论后,达成共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

再因势利导:“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就让我们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

二)自主**,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藻类植物。

1.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诗句,想像诗句中的景象,思考是哪种植物使湖水、江水泛起绿色?(藻类植物)

2.**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或展示藻类植物的**,或者直接利用教材中的**。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感中?根据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将它们分成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2)根据藻类植物的结构来划分,它有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3)找出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4)藻类植物没有根,怎样吸收水和无机盐?没有叶,怎样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观察“海洋藻类”**,学生还可能产生疑问:海带、紫菜等起固定作用的结构不是“根”吗?能吃的部分不是叶吗?

它们没有根茎叶怎么吸收水分?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这些问题,适当从根和叶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引导,加以解决,能加深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5)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依据p80图,了解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因为图形中展示的不一定很全面,所以再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补充。

学习任务二:**苔藓植物。

1.让学生吟诵《陋室铭》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诗,体会其中的意境,说出诗句中描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

2.引导学生说出在什么环境中能见到苔藓植物?总结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并比较它的生活环境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不同?

3.展示苔藓植物的实物或苔藓植物的**,让学生观察思考:

1)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要求学生从根茎叶方面进行比较。

2)在得出苔藓植物有茎叶后,再让学生重点了解茎中有没有导管,叶中有没有叶脉,从而有重点的突出苔藓植物的特征。

4.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来认识苔藓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1)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恐怕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了?这是为什么呢?

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气体对苔藓植物的影响吗?分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并在班内进行交流,以完善实验方案。

学习任务三:**蕨类植物。

1.展示长有孢子囊的肾蕨,让学生观察这一特殊的植物——蕨类植物。

2.让学生阅读教材p82第一段,通过阅读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3.再让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两段,了解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4.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都离不开水?(引导学生从它们的生殖方面进行讨论。)

2)比较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的不同。

三)系统总结。

本节课在**三种植物的时候都是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与人类的关系几个方面研究的,因此在总结时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比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利用**对本节课进行系统总结。

四)尝试应用。

1.学校实验室要充实植物标本,假如让你去采集藻类、苔藓、蕨类三种植物标本,你应到什么环境中去采集?怎样区别他们。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说出你的活动方案。

2.假如你在森林里迷了路,你能利用本节所学知识在森林中辨别方向吗?

3.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为什么?

五)诊断评价。

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事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

a.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有茎、叶分化,能密集生长。

c.根、茎、叶具有疏输导组织 d.叶片下面能产生大量孢子。

2.紫菜是一种含有碘的藻类植物,生活环境是( )

a.陆地b.森林c.江河 d.海洋。

3.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通入种植以下四种植物的密集环境中,那种植物最先死亡(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4.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的一面长满了苔藓,而对面没有。据此可判断生长苔藓的一面是( )

a.南b.北c.东d.西。

5.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茎、叶,叶背面有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

6.煤主要是由古代哪一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d.松柏类植物。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植物,是一种优良的

8.肾蕨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结果肾蕨长势越来越差,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

9.某地区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长时间后,生长在该地的鳞叶藓和尖叶提灯藓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设计思路。

本节紧跟在藻类、苔藓和蕨类之后,但知识结构并没有象前一节那样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安排,而是从种子植物和前三种植物最本质的不同,即是否有种子,然后围绕种子设计相关内容。因此本节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了解种子的主要结构,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学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应事先对常见的一些植物种子进行收集和观察,了解种子的主要作用,明确种子植物与前面所学植物的主要区别。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观察方法),通过认真观察、分析讨论,学生应该能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认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关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教学,教师最好多找一些**在课堂上展示,当然能带学生到校园或学校周围,认识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那就更好了。

关于种子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教学,应尽可能地以当地几种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为例,说明种子的传播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二、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 上 第三单元检测

七年级生物 上 第三单元检测题。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 选择题 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 1 植物根尖伸长区的特点,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a.具有很强的 能力b.能够迅速伸长 c.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d.向外突起形成根毛。2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缺少...

七年级生物 上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生物 上 第二次月考。一 选择题。1.在下列藻类中,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 a.水绵 b.海带 c.衣藻 d.紫菜。2.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一组是 a.银杏 水稻 雪松 b.海带 卷柏 银杏。c.雪松 满江红 紫菜 d.花生 大豆 硅藻。3.下列环境中最容易找到苔藓的是 a.向阳潮湿 无污染...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 选择。1 在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和二氧化碳 氮气。2 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缺少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3 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