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发布 2020-04-01 07:44:28 阅读 8668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陆川县沙坡镇第二初级中学范春山**:136***

一、教学内容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体的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物圈中比较低等,但分布较广泛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有关资料分析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和结合信息得到正确的结论。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对三种植物的观察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发现共性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学习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并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3)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

1、重点及分析:观察三种植物的外形特征归纳、比较三种植物的异同点。

2、难点及分析:对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不同绿色植物的理解。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系。

**学习方法和以学生为主思想一直是新课改要落实的重要目标,而在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观察三类植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区别以及三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出破本节课。

四、教学策略及分析:

本课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演法、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对比观察法、资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

在课堂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释放氧、做鱼饵、食用、药用等。

苔藓植物: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观赏、食用、药用、做肥料或饲料、与煤的形成有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释放的氧气满足了绝大多数生物呼吸的需要,因此,绿色植物被誉为生物圈的基石。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在形态 结构上有哪些与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2019 2019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我们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混乱,那么就需要大家时常去总结一下,鉴于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选择题。1.植物根尖伸长区的特点,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 a.具有很强的 能力b.能够迅速伸长c.具有较强的吸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a卷

一 选择题 共25题,题分合计50分 1.种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a 种皮 b 胚 c 子叶 d 胚乳 2.葫芦藓必须生活在阴湿环境的原因是。a 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b 叶由一层细胞构成,保水能力差 c 无根,体内无输导组织 d 以上三项都是。3.将颗粒完整的种子分成甲 乙两组,在约25 条件下分别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