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渗透法制教育目录。
1、第6课《贺卡制作》,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第15课《精美的青铜器纹样》,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3、第18课《民族村》,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第1课、有生活情趣的美术作品。
第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儿童作品,掌握观察、评述美术作品的正确方法。
2.能力目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和感受作品题材的表现内涵,初步掌握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能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怀人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正确的审美评价。
教学过程:1.《有生活情趣的美术作品》要点: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学会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
活动: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作品的美术文化→德育渗透→拓展创新。
2.看一看、说一说。
1)、欣赏本课中的美术作品,你能说说画中表现了什么?
2)、说说那你喜欢那种形式的美术作品。
第2课、别具一格的建筑。
第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为何别具一格。
2、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自主设计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懂得建筑的人文因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强对古代建筑物的认同感受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样式与类型,学习用线描加淡彩的。
方法,设计一座新颖独特的建筑。
难点:建筑外形与结构的新颖。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趣。
1、**展示少数民族建筑,激发学生回忆身边少数民族建筑,出示课本**,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小结:我国传统建筑的常见表现手法斗拱、飞檐,梁柱等巧妙结合。
2、教师出示几幅学生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这些作品最符合现实形象吗?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想一想,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建筑特点找出相配对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建筑特点,除表现出它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甚至可以装饰上图案艺术……
二)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民族建筑,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装饰纹样也可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三)教师评价提示。
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3课、水墨画蔬果。
第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中国画写意的技法,初步掌握中国写意工具材料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2、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体验笔势和墨色的奇妙效果,并用之画有关蔬果题材的水墨画。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中国画水墨的技法创作一幅以蔬果为对象的水墨画。
教学难点:笔墨技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展示作品。
二、过程:1.教师以游戏形式复习笔法:中锋笔法、浓墨、淡墨,在复习过程中实际操作育。
2.学习侧锋笔法:教师示范侧锋,从侧锋笔法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什么笔法。
3.教师画丝瓜,请学生仔细观察,在丝瓜中教师运用了什么画法,引导学生探索。
4.教师带学生尝试画丝瓜。
5.尝试创作:水墨画—牵牛花。
水墨画——丰收的果实。
目标:尝试梨、柿子、葡萄、桃子、苹果、葫芦的画法及要领;发展孩子的想象思维;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画。
三。学生创作。
1.学生以《丰收的果实》为题,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走指导育。
第4课、农家乐。
第课时。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上节课学生关于〈农家乐〉主题的作品,问学生:图**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
学生答:人物(乡间玩耍)--主体环境(乡村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自拟)
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第5课、梦想成真。
第课时。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教具:有关的**、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
2、谈谈自己的梦想。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谈谈自己的梦想。
六、课后拓展: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
第6课、贺卡制作。
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让学生重温学过的色彩,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设计,制作知识,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贺卡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贺卡的设计构思。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强调在使用剪刀,刀子时要注意安全。
二,引入新课。
**《生日快乐》和贺卡欣赏引入课题:贺卡——设计。
三,讲授新课。
听听同学门的见解,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结合图例讲解贺卡的形式:
a.折页式。
b.开窗式。
c.单页式。
2.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表现手法:
a.摄影法。
b.绘画法。
c.拼贴法。
3.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组成。
贺卡一般又正面,内页,和底面组成。正面的设计很重要,它由独特的,寓意深长的图案和鲜明的卡名(贺词)组成。内页,底面的装饰比较单纯,一般把祝词套在装饰性的画面上。
四,学生设计。
在确定贺卡的形式,赠送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用纸折成贺卡基本形。外形可设计成方形或房屋形,某一部分还可镂空,例如设计为小天窗等。
1.构想好贺卡各面的图形及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虑色彩配置,然后用铅笔轻轻地描画出来。
2.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七,教师小结,总结,提出希望…
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7课、古老的房子。
第课时。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能力,**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邮票等资料。
活动过程: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
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或**进行交流);
你在**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第8课、新建筑。
第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现代化城市建筑,并用铅笔或钢笔把新建筑的造型准确地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把握画面的组织结构,将透视原理、前后遮挡关系落实到画面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
欣赏课本线描图,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2.视平线:
3.主点:4.余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石膏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并用取景框画出来。
学生用取景框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与表现。
1.**石膏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请一同学上台验证一幅成角透视线描图,是否正确。
2课时。四.知识扩展与小组竞赛:
1.你热爱我们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美吗?
学习兴趣高涨,表现欲望强烈。
2.带着取景框,走,我们到校园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组做透视练习。
把学生带入校园环境中,了解场景构图的特点]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通过学习透视,思路清晰,学生跃跃欲试。此。
时安排作业恰到好处)
第9课、塔的故事。
第课时)教学目的:
了解塔的历史及古文化。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自己的了解观察,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2、新授: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塔的故事》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塔的故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术书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书四年级下册。人美版。第八册。第14课 艳丽的大公鸡 第二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课时 共2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2课时。授课年级 四年级。一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 造型 表现 学习领域的范畴,旨在通过本课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012 2013三洲中心校美术科教案。第二学期四年级教者 赖林坤 2012 2013三洲中心校美术科教案。第二学期四年级教者 赖林坤 2012 2013三洲中心校美术科教案。第二学期四年级教者 赖林坤 2012 2013三洲中心校美术科教案。第二学期四年级教者 赖林坤 2012 2013三洲中心校...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了解掌握同类色 邻近色 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过程与方法 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 邻近色 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二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