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精编版

发布 2020-03-17 13:29:28 阅读 4812

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姓名___

1、统一长度单位。

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 )扎一扎桌子的长度,通过走路,用( )量一量操场的长度。

2、同一根棍子,用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也( )所以要统一。

4、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两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是( )和( )

评价: 月日。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 )厘米,从6到10是( )厘米。

评价: 月日。

3、认识长度单位——米。

1、小明身高120黑板长43米+15米=(

60厘米-5厘米500厘米=( 米 2米=( 厘米。

2、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 )高度大约是65( )

3、妈妈买来一根长35的绳子,用了10米,还有几米?

评价: 月日。

4、认识线段、画线段。

1、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2、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填在( )里。 2、画一条比8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厘米。评价:

月日。5、第一单元——复习。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另一端对着几。

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书厚1( )手掌的宽约8课桌的高65( )

一条跳绳长2小明身高120( )哥哥的身高1( )28( )

黑板长4( )操场跑道400手指宽1( )

铅笔长1830米+8米=( 米 12厘米-7厘米=( 厘米。

27厘米+6厘米=( 厘米 54米-4米=( 米 25米-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30米+15米=( 米

60厘米-16厘米=( 厘米 90厘米+10厘米=( 米 1米-20厘米=(

二)、辨一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2.一块橡皮擦厚10厘米。

3.一枝自动水笔的长是16厘米。

4.小红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5.长1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三)、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 30厘米( )29厘米 1米( )100厘米

3米( )2米 10米( )100厘米 15厘米+25厘米( )40厘米。

四)、画一画。(10分)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4、画一条比8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动脑筋: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 )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评价: 月日。

6、不进位加。

1、直接写出得数。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者两位数的时候,( 数位要对齐,从( )位加起。

4、列竖式计算。

十个十个十个十个。

评价: 月日。

7、进位加。

1、直接写出得数。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者两位数的时候,( 数位要对齐,从( )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 )进( )如果十位满十,向( )进一。

4、列竖式计算。

十个十个十个十个

8、不退位减。

1)、填一填。

1、笔算减法,把相同数位( )从( )位减起。

2、计算48 - 24时,先算( )减( )得( )再算( )减( )得( )48 - 24 =(

3、连续减:99 — 11 ( 2233( )

二)、计算下面各题(竖式计算)

3)、比一比。(在括号里填上“﹤、

评价: 月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等,获得大量的直观认识,才能逐步形成 乘法 的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时间 说课稿。一 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90 91例 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 认识钟表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 分针 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 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 我所设计的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教版 第三册 统计 学生分析。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