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发布 2020-03-17 13:59:28 阅读 8062

第十课时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练习五第9~12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通过巩固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笔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重难点:能正确地对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算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

2.宣布本节课的练习内容。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0题。(学生口算完成此题)

2.教材第30页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此图,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妈妈给售货员阿姨50元,书包要25元,笔袋要8元,买一个书包和一个笔袋,售货员找给妈妈多少元不知道)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口述一道合适的应用题。

妈妈给小明买了25元钱的书包,一个8元钱的笔袋,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要找回多少元?

3)独立列式解答,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3.教材第31页1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4. 教材第31页12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看横行、竖行、斜行,按一定的顺序计算。

5.教材第31页思“思考题”。指导学生尝试、验证。

三、巩固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2.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2页,第二天看了9页。

(1)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四、课后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题,大家在掌握笔算方法的同时,应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课时作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后作业。教材第30页第7题。

第十一课时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加减法的应用题。

重点: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自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教师:同学们,周末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去干什么呢?

2.课件出示教材p32页情景图。提问: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干吗呢?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知。

1.教学例5。

1)学生读题,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美术兴趣小组由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多少人?)

2)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讲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9+14=23(人)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5)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吗?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

2.小结:解答两步加减法应用题应怎么分析和解答呢?

1)读题后,先弄清题目里面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2)分析一下题目里的条件能不能一步算出来。

3)经分析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除了分步列式之外,还可以只列一个式子。

4)写出答案,检查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32“做一做”。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2.教材p33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时作业。1.某水果店第一天卖出18箱苹果,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14箱,第二天卖出多少箱苹果?两天一共卖多少箱苹果?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p20页解决问题。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35页整理和复习,p36~p37练习七第1题及第5~8题。

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笔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教师:同学们,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笔算加、减法有什么了解?

2.出示教材p35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情境图。

教师:你们能归纳出笔算加法、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相同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笔算加法分为不进位加和进位加。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来的1。

笔算减法分为不退位减和退位减。退位减法中,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减去退走的1。

二.指导练习。1.口算:

2.屏幕出示p36页练习七第1题,学生口算。

在订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讲讲口算的思考过程。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7页练习七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说说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反馈练习。

独立完成教材p35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要求书写规范,能简便的尽量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第5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如有困难,教师指导:先算爸爸今年的年龄,再算妈妈的年龄。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7练习七第6题,然后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对本单元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时作业 用简便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重点:掌握辨认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的方法,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自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课件展示实物(剪刀,钟面,三角尺)。

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把角比划出来。(随着学生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①学生收集,交流信息;②反馈。(引导学生边说边画出角)

2.揭示课题。

通过收集信息,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

1.画一画。

1)让学生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在纸上画角。

2)观察画出的角,尝试描述角的形状。

3)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一下情况:

尖尖的。a.指出角的哪个地方是尖尖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感知。

b.取名称。其实这个尖尖的地方就是一个点,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

c.得出名称。(板书:顶点)

平平的、直直的。

d.引导全班再次感知。

e.趁学生发言之机,得出名称。(边)

3.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是一个角。

4.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燕子,然后用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

1.找一找。

1)屏幕展示以下图形:

2)分组交流: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3)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教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角的特征。

四.课后小结。

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我们还学会了辨认角和角的画法,这为我们以后深入地研究角打下了基础。

五.课后作业。

家庭作业: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3、例4。

教学目标:掌握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掌握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步骤和方法,初步认识并会辨别直角。

难点: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 **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动手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2.展示。展示自己制作的角,并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做的角尖尖的,由两条边组成;我做的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3.感知生活中的直角。

多**课件展示实物(国旗,椅子,单杠)

找出以上实物中的角,引导学生把角画出来。

4.揭示课题。

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

二.**新知。

1.从生活中找直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直角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

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直角,黑板的这个地方、数学课本的这个地方(边说边指)

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地方是直角?(学生可能说:课桌的桌角是直角,窗户角是直角;练习本上有直角等)

2.辨别直角。

直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有的并不是很规范,我们可以说它们像直角。同学们能不能判断一下,老师找的图形里有没有直角?

课件出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丹寨县第一小学学科电子备课教案。2015 至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执教教师 潘荣红。执教年级 二 2 班。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入学教育。教学内容 数学常规教育。教学目标。1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2 明确数学学习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等,获得大量的直观认识,才能逐步形成 乘法 的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时间 说课稿。一 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90 91例 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 认识钟表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 分针 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 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