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四单元

发布 2020-03-14 00:11:28 阅读 3952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和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5、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

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2.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3.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表面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 )

a.传粉 b.生长。

c.传播种子 都不对。

4.某地区的农林虫害、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未施农药。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虫、鼠的天敌锐减。

d.虫、鼠繁殖速度快。

5.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牧场,牧草却生长良好。

请据此分析回答:

1)在天然草场中存在的食物链是。

2)加罩网的实验区,害虫将草的叶子吃光,是由于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被破坏,害虫因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

3)该段材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 ,表面或粗糙干燥, 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状状,有褐、 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营养物质)、一定的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细菌的分布 。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

或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第二节细菌。

世纪后叶,荷兰人发明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 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 ,有状、 状、 状等形态,无成形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者。**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 。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有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

;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 (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 (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 (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第三节真菌。

16、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构成;每个细胞都有。

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 ;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

用繁殖后代。

17、青霉: 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状;曲霉: 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18、各种各样的真菌。

19、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

营养方式: (腐生) 生殖: 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0、酵母菌(了解)

形态:( 细胞) 形,无色。

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 +能量(少)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1、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菌。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作为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与动植物 。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使用射线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24、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25、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乳酸菌,酿酒用酒曲。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

1.下列生物中,为单细胞生物且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霉菌b.酵母菌c.细菌d.病毒。

2.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a.都能够形成芽孢b.都具有细胞核。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金川初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实验目的。认识发酵的原理。实验器材。白糖,酵母,矿泉水瓶1个,温开水,玻璃杯。1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2 将这个杯...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

运动 优质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张秀伶。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 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 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 关节和肌肉,...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金川初中。观察鸟卵的结构。一。让学生把上节课布置带来的鸡蛋拿出来亲自操作打破教师指导 1 先把表面皿洗净。如何破鸡蛋,破了的鸡蛋放在表面皿中观察,2 对照实物和图认识结构教师指导1设计问题 卵壳是起什么作用?壳膜是什么作用?卵白和卵黄是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