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发布 2020-03-04 04:09:28 阅读 6378

1.富有生活情趣的美术作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画家笔下的风景所表现的艺术魅力。

2.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感受风景画的内涵与艺术形式之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把中心的风景画描绘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欣赏风景**。

2.欣赏画家作品。

新课讲授。1.欣赏课本上画家笔下的风景。

2.思考:1)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

2)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它使用的材料与技法你能谈谈吗?

3)你喜欢那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

3.学生交流、讨论。

提示:从色彩、线条、表现形式等角度去感受、体会作品。

4.教师小结。(具体讲解中国画、线描画、油画的材料和画画的特点)

三、评述与实践。

请同学谈谈打算用什么技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风景画。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出建议,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总结。五、课后延伸。

课后,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技法,把自己心中的风景画画出来。

板书设计:思考:

1)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

2)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它使用的材料与技法你能谈谈吗?

1.富有生活情趣的美术作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风景画与自然风景的不同所在,懂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美丽的自然风景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识别画家笔下的风景画所表现出来的风景与自然风景不同之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

2.欣赏风景**。

3.欣赏画家作品。

新课讲授。1.欣赏课本上画家笔下的风景。

2.思考: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

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它使用的材料与技法你能谈谈吗?

你喜欢那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

3.学生交流、讨论。

提示:从色彩、线条、表现形式等角度去感受、体会作品。

4.教师小结。(具体讲解中国画、线描画、油画的材料和画画的特点)

评述与实践。

请同学谈谈打算用什么技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风景画。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出建议,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课后延伸。课后,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技法,把自己心中的风景画画出来。

板书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美术作品。

思考: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

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

你喜欢那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

2.小小冷饮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知识,并学会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主题创作。

教学重点:认识也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创的一副有主题作画。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用具情况。

二、学习新知识。

1.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有哪些?(红、黄、橙、绿、蓝、紫)

2.教师小结:

红、黄、橙、绿、蓝、紫是生活中常见的颜色,这六种颜色中有三种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的,而另外三种是用这三种中的两种调和而成的。

3.认识三原色、三间色。

学生自由调色实践,发现什么在讲给同学听听。

三原色: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自然界中色彩很多,但这三种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的,但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出其他种颜色。

三、巩固新知。

1.请同学们将调过颜色的水拿起来,互相看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饮料、果冻、冷饮等)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请学生自己看课本上,看看课本上讲了些什么知识?

4.欣赏课本上作品。

四、课题练习:用三原色、三间色创作一副有主题的画。

五、学生小组 ,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点评与展示。

板书设计:第二课小小冷饮屋。

三原色: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三间色:橙、绿、紫是有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

2.小小冷饮屋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知识,并学会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主题创作。

教学重点:认识也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创的一副有主题作画。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生准备用具情况。

二、复习知识。

1.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有哪些?(红、黄、橙、绿、蓝、紫)

2.教师小结:

红、黄、橙、绿、蓝、紫是生活中常见的颜色,这六种颜色中有三种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的,而另外三种是用这三种中的两种调和而成的。

3.认识三原色、三间色。

学生自由调色实践,发现什么在讲给同学听听。

三原色: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自然界中色彩很多,但这三种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的,但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出其他种颜色。

三间色:橙、绿、紫是有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分量多少有不同,所以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紫。

三、巩固复习。

1.请同学们将调过颜色的水拿起来,互相看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

3.小组上台展示。

4.游戏:学习三个公式。

红+黄=绿。

红+蓝=紫。

黄+蓝=紫。

四、课题练习:用三原色、三间色创作一副有主题的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点评与展示。

板书设计:3.优美的生活环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学习绘画的创作方法。

2.了解家乡的景色,感受优美的风景。

3.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绘画方法表现优美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画面构图的创意和组织。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咱们石屏哪些地方风景优美?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

二、板书课题,并说说什么样的环境是优美的?

三、认定目标。

了解家乡的景色,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美景画下来。

四、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体验、设想优美的生活环境。

1、师生一起欣赏课本上**资料和学生作品。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这些作品为什么美,什么地方体现优美的生活环境。

3、每组派一代表说说讨论的问题。

五、启发、引导学生创作构思。

1、思考选择什么场景进行描绘,主题描绘什么?

2、如果同学们选择受污染的环境画,可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体现在绘画创作中。

六、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品展示与点评。

板书设计:优美的生活环境。

哪些地方风景优美?

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是优美的?

3.优美的生活环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学习绘画的创作方法,扩展想象思维的空间。

2、了解家乡的景色,感受优美的风景,体会美术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绘画方法表现优美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画面构图的创意和组织。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咱们石屏哪些地方风景优美?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

二、复习旧知,并说说什么样的环境是优美的?

三、小组比赛:

1.分别画出自己觉得最美的生活环境,两人一组,并说明理由。

2.小组自主学习,分析、体验、设想优美的生活环境。

3.师生一起欣赏各组作品。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这些作品为什么美,什么地方体现优美的生活环境。

5.每组派一代表说说讨论的问题。

五、启发、引导学生创作构思。

1.思考选择什么场景进行描绘,主题描绘什么?

2.讨论:如果同学们选择受污染的环境画,可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体现在绘画创作中。

六、学生发言。

小组讨论:说说你的家乡的环境怎样?你喜欢它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七、师总结。

第四课彩墨的趣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使用毛笔等水墨画工具,掌握一些简单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尝试体会水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怎样用笔、用墨,尝试用水墨作点、线、面的练习。

教学难点:水分及墨色的掌握。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1.欣赏作品。摸一摸,看一看,猜一猜是用什么绘画材料画的。例:这张纸是白板纸,纸上的点是用水彩笔画的。

2.教师示范展示水墨画,请学生说说范图用了什么绘画工具。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小组交流、讨论。

1.请同学谈谈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你用水墨画过画吗?

2.小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感知体验,动手实践。

1.教师示范介绍正确的执笔方法。

2.介绍用笔、用墨方法。(中锋、侧锋、逆锋,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3.学生体验、感受水墨的乐趣和魅力。

a.四人一组,随心所欲作水墨的浓淡变化的练习。

b.作水墨交叉线的练习,(线条有直、斜、浓淡、旋转、锯齿等)。

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1.水墨和中国画颜料、油画棒、水粉在一起相处会融合吗?

2.水墨结合各种颜料作点、线、面的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结合水墨进行创作。

五、大胆展示,互相评价。

展示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表扬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作品。

六、收拾整理,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第五课剪折的鱼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识目的: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对平面与半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能力目的:学会折剪的基本方法,用平面的纸制作成半立体造型,培养学生动作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的:陶冶审美情趣,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教学重点剪纸的基本技法及组合。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设计思路。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一、欣赏引导。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剪纸作品。

2.让学生选择一件作品,分组**其制作方法,可以试着折一折,剪一剪。

3.各小组汇报探索的结果,教师给以点拨、释疑,师生共同归纳出基本技法。

4.教师演示、讲解各种折剪发法,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技法的多样性。

二、剪纸练习。

1.学生在学习了解基本的折法和剪法的基础上,试着进行剪纸练习,剪一件作品。

定三年级美术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我的小天地。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该年龄段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想象力丰富,同时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美术表现技法,本课虽然训练学生表现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但有关居室环境布置方面的知识,学生不一定都能 得出来,所以表现深度会不够。一 教...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1 学习原色 间色等色彩知识。2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并学会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出间色的调色本领。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三色轮 色水 色彩方块 色相环等。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 画家笔下的风景 教学目的 1 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受相关美术作品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2 能够把语言评价运用到艺术作品中去。重点难点 在有形的欣赏体验游戏中感受审美 能够在自然界以及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形式。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以前课的学习内容 水墨的渗透 扩散特性,泼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