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发布 2020-02-28 11:18:28 阅读 8668

语文(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b(经略:治理)

3、b(①是说王复的外貌和个性特点,②表现王复的军事才能,③“缓其役”之建议并非表明王复谨守法度。)

4、d(衰老是谏官说的,“由于汪直的**”有误,是汪直授意谏官**王复和邹干、薛远的。)

5、(参考译文)

译文:王复,字初阳,固安人。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他治理宁夏时,就说:“中路灵州以南,本来就没有瞭望台和烽火亭。东西二路,营堡相隔遥远,音信不通,导致敌人常常深入内地。也请像延绥一样建置墩台,共计设置墩台五十八座。”

他治理甘肃,就说:“永昌、西宁、镇番、庄浪都有险要之地可以防守。只有凉州四面地势平旷,敌人最容易攻入。

又有充足的水草,敌人因而常年留宿此地。(一旦遇到紧急军情)从远处征调援军,士兵疲惫,锐气顿挫,怎么能救急?请在甘州的五个卫所中各分出一个千户所,设置凉州中卫,给予印信。

五卫所的军士缺额,则在五卫所内剩余壮丁中挑选补充。一边种地一边训练,这样就能出战或防守都有资本,军威自然得以振作。”又说:

“洪武年间建立东胜卫,它的西面直达宁夏,都设置了烽火台和瞭望台。从永乐初年以后,北方的寇贼远远地逃走,于是将军队移至延绥,放弃了黄河不守卫。假如能使这一地区兵强粮足,并且仍然遵守祖先的制度,据守黄河,这也是万全之策。

可是现在连河套没有安定,怎能仓促恢复?但也应该依据时间有所变化。延绥镇的军官和士兵比别的边镇少,不足以征调差遣,请设置两名参将和九千名士兵,使他们驻扎在重要地区,互相援助接应。

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事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

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

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

“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扎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

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

”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汪直授意谏官又**王复和邹干、薛远。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们一起辞官归乡。很久以后,去世。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1)暝色孤月(2分)

2)共同特点:动静结合。(2分)颔联写薄云仿佛停驻在山岩间,明月好像在江水中翻滚;颈联写鹳鹤停止追逐活动而安静下来,豺狼在暮色中为争得食物而喧闹。

一静一动中,愈见夜境凄凉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彻夜难眠的无限凄苦。(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答案:ae。(a.刘备与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关羽与他们是在饮酒时相识的。e.派李肃前去劝说吕布。(5分)

8、吕布辕门射戟。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驻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刘备修书请吕布解围,吕布知道帮助袁术不利于己,但碍送粮的情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令左右树戟于一百五十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如果不中,各自安排厮杀。

吕布果然射中了,双方罢兵。(5分)

9、(1)c(而且还要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3分)

(2)由上文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3分)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

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参考译文】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

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

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a从“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一句可以看出。(3分)

11、(1)相关企业努力: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时摸索出大规模生产的经验。

2)**推广新能源:大力推广乙醇燃料的生产并在引进、使用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

3)石油公司投资绿色能源: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每小点3分)

12、(1)可改变经济结构。(2)可以产生连环经济效应,还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3)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有效缓解石油等能源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每小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13、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e、从文题和主题分析作品,表述、准确,信息含量大,赋3分;a项、人物形象的理解正确,但信息含量不如e项大,赋2分;d项时人们在“让他营生不断而有所快乐”这一点上理解是对的,但仅这一点“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则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赋1分;b顷、c项均为对作品的误读,不得分。)

14、①碗商预言碗“不日即破”的情节,为下文“最后一只碗”的破碎埋下伏笔,使情节前后照应;②“景后一只碗”的破碎突出莫非梦想破灭,在情节发展中凸显**主题。(答对一点1分,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3分)

15、[答案要点] (1)人不能一味地追求完美,就如莫非关门补碗,使得自己的快乐在追求中结束,也让技术、视野受到限制,成了“最后”。(2)追求的过程可能辛苦,但只要心情快乐,就是人生最美满的时刻,就如**开始时莫非日子的清苦与快乐。(3)如果仅是为了虚荣和功名,追求完美的过程缺少快乐,完美的梦想也会破灭,就如莫非为了虚荣要把“最后一只碗”提早修补出来所造成的结果。

(5分)

四、语言运用(9分)

16、(1)兼容并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1分)(2)衍(1分)

3)③②1分)

17、(1)②“该”改为“本”;(2分)

2)④“荣膺”改为“担任”;(2分)

3)⑥去掉“能否”。(2分)

语文(二)一、选择题1——5题:d c c b d(每题2分,共10分)

二、默写(10分)

6、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8、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9、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10、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三、划分单句句子成分。(10分)

评分标准:根据平时的要求,酌情给分。

四、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共20分)

21、(每个1分共8分)

参***:评分标准:只需解释意思即可,不需要指出文言语法现象。

a、乐琴书以消忧:(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

b、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c、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e、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f、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g、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h、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22、翻译:(1)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聊”、“化”、“奚”、宾语前置要翻译出来,共4分)

2)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能阻碍它的,然后才开始计划向南飞。(“夭阏”、宾语前置要翻译出来,共2分)

3)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奚以……为”、“之”要翻译出来,共2分)

4)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去?

曷、胡、何及宾语前置要翻译出来,各1分,共4分。)

二)课外文言文(20分)

a篇共6分)23、c(2分)24、a(2分)

25、授工部员外郞,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2分)“除”可解释“任命”,“授予”等意思对均可。

评分标准:如果状语后置翻译出给1分;通顺,意思基本正确即给1分。

参考译文】: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宜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国子录,提升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论奏无所顾忌。

因双亲年老要求补授地方官,出朝为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工部员外郞,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

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听廖刚的命令。廖刚告知跟随盗贼的人回来就业,接着其它盗贼进入顺昌,路监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

君主的威势,希望考核旧制,挑选精锐为亲兵,平常作为防御,行动时作为中军,这是**弱枝之法。”又进谏说:“国家艰难已达到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

请营建建康,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杜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重新为给事中。

廖刚进谏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能一天没有粮食。现在众将的军队防守江、淮,不知几万人,开始没有储蓄,每天等待东南运来的粮饷开饭,浙民已经贫乏,想除去这个忧患不如屯田。

”于是献上三说,将校有能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田一顷,给他升一级武阶;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用租赋偿还。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当时朝廷追究章敦、蔡卞误国之罪,追贬他们,又下诏子孙不得在朝中做官。

到这时章杰从崇道观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监事。廖刚密封交还诏书,认为这样做,以什么来表示惩戒,于是一并给与祠禄官。当时徽宗已经去世,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洲圣,廖刚进谏说:

“礼有厚薄,哥哥为君就用君礼对他,希望抑制圣心,只要逢年过节在内廷行家人礼就可以了。”郑亿年因与秦桧关系而得到美官,廖刚上疏明显揭发他的恶行,秦桧恨廖刚。金人背叛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近藩,秦桧知道后说:

“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授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御史中丞。当初,边报到时,从官聚集在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

“你用百口保金人,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有什么面目还待在朝廷呢?”郑亿年为祠禄官而离朝。廖刚第二年退休,绍兴十三年去世。

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p14 7 1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 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饱含情感。查字典语文网编辑了初二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欢迎阅读!语文。第1 4页 练习一 一。读书人自勉联 在实践中将书本的知识消化 吸收 提高,从生活中学习示例 读重要之书,立鸿鹄之志 参考 研卷知古今 藏书教...

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寒假作业答案。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寒假作业答案,欢迎参考!练习一1 拓滞腾博2 c3 沙僧贾宝玉。4 第 处在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 或在彩电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第 处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售 或长虹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