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术心理学复习。
1、考试题型:(考试成绩占60%,平常考勤和作业占40%)
1、单项选择8题(每题2分,共16分)
2、名词解释2题(每题5分,共10分)
3、简答题3题(共30分)
4、论述题2题(共44分)
2、复习知识点。
1、常识。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时间、地点和创始人。
答:冯特1879莱比锡大学。
2)四大心理学流派、创始人和各流派的主要观点。
答:一、实验美术心理学。
费希纳《美学导论》提出的16种审美原则。
1)审美阈原则。
2)审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3)美加强原则。
4)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5)审美联想原则。
6)清晰性的原则。
7)审美比较原则。
8)审美序列原则。
9)审美调和原则。
10)审美的总和、中和和饱满的原则。
11)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12)审美的传导原则。
13)审美的适中原则。
14)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15)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
16)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二、精神分析派美术心理学。
弗洛伊德。1、三说: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本能的我,快乐的原则。
自我:生活现实中表现的我,现实的原则。
超我:社会道德约束的我,理想的原则。
2、无意识又称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它是人的内心生活的能量的蓄积库。尽管潜意识的大部分不能呈现到意识的水平上,然而它却在冥冥之中影响甚至固定着心理的最细微的活动。艺术似乎天然地和人的潜意识难分难解。
3、“力比多”(libido,在早期著作中专指性欲,后含义逐渐泛化),因为它衍化为种种意图和愿望,其实质就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
5、梦(包括白日梦)便是一个显例。艺术家也是一类寻求力比多能量宣泄或转移的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
6、艺术创造就像梦一样是力比多的压抑和升华,中间依靠“转移机制”
三、格式塔心理学。
阿恩海姆。第一,表现性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视知觉活动的固有特性,也是外界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更是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方式的主要内容。
第二,客观事物所包含的结构形式与观照主体的心理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就可以使它具有表现性,表现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心理。
第三,实际上,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所具有的视觉外观形式。
四、认知派美术心理学。
贡布里希。主要观点:
1、艺术家的出发点不在于模仿自然或“现实”,而是对于艺术作品的经验心理。
2、与其说画家是在描绘他所观察的世界,还不如说他倾向于观察那种被描绘过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他总要有勇气加上自己的修正。
3、构造派心理对于视觉的基本观点是:呈示在主体面前的感觉信息只是模模糊糊的东西,因而需要主体在**时进行无意识的补充。
3)心理过程。
4)心理功能。
5)美术接受心理特征。
答:1、过程性 2、自律性 3、自主性。
6)《美学导论》十六种审美原则及其提出人。
答:费希纳《美学导论》提出的16种审美原则。
1)审美阈原则。
2)审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3)美加强原则。
4)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5)审美联想原则。
6)清晰性的原则。
7)审美比较原则。
8)审美序列原则。
9)审美调和原则。
10)审美的总和、中和和饱满的原则。
11)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12)审美的传导原则。
13)审美的适中原则。
14)审美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
15)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
16)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7)马克斯·j·菲里德兰的名言:“艺术是心灵之事”(记住)
8)德拉克洛瓦说“在自然本身,原无轮廓和笔触。”所阐释的是线条的特点(记住)
9)原始美术心理的特征。
答:1、主客、物我不分的混沌世界。
10)美术接受的心理倾向。
答:1、选择性倾向。
意识总是在选择。
接受者依凭特定的心理图式选定对象的信息刺激,是积极而主动地使对象具有主体性的意义,并且由此获得比直接感官反应更为复杂也更为丰富的东西。
2、角色倾向。
人们把一种由社会所规定的期望也称为一种角色,它有两层涵义:
一)在各种特定条件,由其他人引起某个人可能的行为;
二)给予行为以一种必不可少的可预言性标准。
某一个角色既是与某一特殊社会性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也代表着有关行为的社会性标准,正是这些标准规定了个体在“扮演”某一社会性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与反应。
3、惯例倾向。
惯例”的概念是由英国当代美术学家乔治·迪基发展起来的。
在他看来,艺术都有自身的惯例,它“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等各种艺术门类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备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惯例的背景”。
惯例”即为“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
2、名词解释。
1)原型: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2)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尽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
3)形式情绪:美术家为了给自己的精神产儿赢得未来诞生后的由衷喝彩,不仅要以情感这种“内心视觉”(或称“知觉情感”)拥抱自然、接近现实,而且在经营自己作品的形式时也还自始至终需要一种特殊的体验,即所谓的“形式情绪”。
4)力比多:“力比多”(libido,在早期著作中专指性欲,后含义逐渐泛化),因为它衍化为种种意图和愿望,其实质就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
3、简答题。
一)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绘画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美术心理学的解读。
答:精神分析美术心理学的不足之处:
1、泛性论抛弃了社会学的原则,有些引申比较离奇。
2、并不是所有美术作品都必然和无意识领域中的童年情结有关。
3、弗洛伊德是根据自己的理论去选择作品来为自己辩护的。
二)简述色彩的发展阶段。
答:(1)第一阶段“自然思辨”阶段:自人类开始使用色彩算起直到辉煌无比的文艺复兴时期之前。
2)第二阶段“科学思辨”阶段:文艺复兴到19世纪。
3)第三阶段“现代思辨”阶段:20世纪开始。
色彩得到前所未有的科学阐述和应用。
另一方面,色彩仍然是一个模糊性很高的研究对象。研究色深入既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世界的视野拓展,又令人步入更为复杂而迷惘的地带。
三)列举图—底关系的影响因素。
答:图-底关系取决于下列因素:
1)由轮廓线所围成的面容易被看作是图形,而图形外的面则总是被看作是底子。与之相关,面积较小的面倾向于被视作图形,而面积较大的则为底子。
2)上下部分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重量感也不同,下面重的部分容易被看作图形,上面轻的部分容易被看作底子。
3)质地密集可以使一平面容易被人看做是图形,相反则会使人看作是底子。
4)在光谱上,波长较短的那些色彩(比如蓝色)会引起收缩性反应,会使所占的面变得离观者远一些,而那些波长较长的色彩(比如红色)会引起扩张性的反应,会使所在的部分显得离观者近一些。
5)凸起容易使式样成为图形,凹形则容易使式样成为底子。
6)就形状而言,比较对称、比较规则的形状往往可能成为图形,而其它的部分则容易被视作底子。
四)简述抽象思维与视觉思维的交互影响。
答:首先,在感知的层次上,一定的理**会影响创作主体对具体视觉对象的感知过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知它,道理正在于此。
美术家也确实应把来自理性的智慧投入到图像中以达到一种既耐人寻味又不失情感愉悦的效果。
其次,在表象的层次上,非视觉性的思维也有显然的作用。非视觉的理性活动有可能提示或记录创作所要求或正展开的表象过程。
其三,在记忆的层次上,理性也有独特的意义。人所记忆的东西一部分受情绪、兴趣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理性的制约。
五)什么是美术文本。
答:“美术文本”是指美术不是单纯的形式或风格,而是一种与文本有密切关系的图像制作,具有文化学、社会学等意义。
六)什么是图—底关系。
答:丹麦的心理学家rubin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在人的知觉中有一种倾向,即把被观察的的事物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对象突出出来成为图形,而其余部分则退到它的后面成为底子即背景。
通常,图形是清楚、鲜明、结构完整的,而背景则在图形后面衬托着,弥散地扩展开去。
4、论述题。
一)什么是“原型”?请举例说明。
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荣格就母亲原型所列举的具体形象几乎是五花八门的,有人间的母亲、大母神(great mother)、女神阿弗罗狄忒、赫卡忒、希波吕忒、赫拉直至圣母玛利亚;还有乐园、天堂、圣耶路撒冷;教堂、城市或乡村、大地、树林和海洋;象征丰饶的羊角、花园、犁过的田野,或者洞穴、泉水、深井、洗礼用的圣水盘、玫瑰和莲花状容器直至一切子宫状物器;最后还有奶牛和野兔等温柔的动物,等等。
二)举例论述美术作品的仪式功能。
仪式的重要在于它是一种非个体性的体认形式,它构成了美术活动的重要心理功能。
当我们面对着占据了三维空间的雕塑作品,就不仅仅是对一个实在幻象本身的感知和体验,因为雕塑还以特有涵量和周围的空间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空间也流溢着一种精神气质,同时,每个人通过情感反应的弥漫、传染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合成一个有秩序和有联系的整体反应群体。
在这种时候,美术活动的参与、展开就已经从对一个实在幻象的把握转为对一种主体化空间的分享了,或者换一句话说,雕塑以其自身的审美形式及其由此而组织、规约的审美“光晕”(aesthetic halo)达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三)举例论证格式塔美术心理学的优缺。
2)以力的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讨论美术作品的构形,实际上多多少少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审美的历史、文化根源。
对于美术家来说,他与其要迷信对象的力的结构,还不如听从内心体验的絮语,去寻觅这种体验的最合乎心意的载体。
3)美术家一方面固然是要吃透他所运用的媒介所能营建的特定力的结构,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谋求突破既定的、陈旧的和保守的结构,走向可能新入耳目的未来结构。
它无力区分美术杰作的真正价值和赝品的空洞无物。
四)请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关于力的理论分析德加的《苦艾酒》、塞尚的《玩纸牌的人》
2019心理学复习
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1.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b 的干扰。a 随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随意后注意 d 注意的动摇。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c a 中间稍快 b 中间稍慢 c 先快后慢 d 先慢后快。3.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
2019心理学复习
1 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 教学和课?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 巩固 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独立的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他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也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体现,创设适合学生...
2019心理学复习
一 名词解释。1.感觉 是人们的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2.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4.思维 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