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

发布 2020-02-28 02:41:28 阅读 3877

简答题:

1.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学业问题的能力?

答: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的绝大多数问题是作业或习题,这与**在工作、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有可能从中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1)利用学生间的社会相互作用。所谓社会相互作用,就是指人与人间的相互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会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反之亦然。在这里,学生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就是一个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或建议,会引起其它学生对问题的其它看法。

研究表明,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将有助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已习得策略于他们提出多种解题假设、避免过早局限于一种解题途径。

2)教给学生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表明,尽管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带有专业知识本身的特点——如解决教学问题不用相应公式等等,但它仍有助于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实际上,学生不能解题往往不只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是根本就不知该从何思考、从何入手。

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训练他们掌握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策略。

3)分析例题。很多时候,教师只是举。

一、二个例题并给出解题方法答案,学生就模仿着教师的方式来做其它题,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题型略微复杂时,学生就会茫然或出错。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分析问题,详细讨论,使整个解题过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真正具有了内涵,而不是僵化的程式。

4)让学生用视觉表征问题。学生可以被看作是解决学习问题中的新手。新手在解决问题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工作记忆有限成为他们解决问题中的一大障碍。

前面讲过,专家有丰富的经验来用“组块”表征问题,因而能大量节省工作记忆空间;而新手只能一个条件、一个条件地表征问题。消除这一障碍的方法就是,把脑中理出的条件画在纸上,用视觉来代替记忆。这不仅能有效缓解工作记忆的负担,而且画图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理解问题的过程。

许多问题难以一步解答,但若画出图来却一目了然。

5)专家示范。教师自己可以通过表演,给学生示范如何分析一个问题、如何区分重要与不重要信息、如何采用解题策略、以及如何评价结果等等;也可以让学得好的学生来表演。这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专家”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专家与自己思考问题的差距,从而模仿专家、调节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上也把这种方法称为“认知学徒”,即学生象过去作坊中的学徒那样,由模仿而到掌握自己的技术。

6)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监控。学生不知用哪种方法好、结果真不真实,就是由于缺乏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监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监控能力,如动手做题之前先预期一下所选方法能达到何种结果、结果大致在哪个范围;做完题后看看答案与自己预期的是否一致等等。

2. 简述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答: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a.知识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b.理解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发展的趋势。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c.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d.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e.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f.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3. 简述教师的五大角色。

答:教师的五大角色分别是: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和教育科研人员。

1)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承担着系统的、准确地向下一代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即教师应该充当学习指导者的角色。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

3)心理保健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使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

4)班集体活动的领导。

学生的学习是在班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正式的领导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班集体生活中也担负着领导者的责任。

5)教育科研人员。

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多样性并富有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依靠现有理论和教师自身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教育心理学作业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试结合实例进行说明。答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为心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典型结合。目前,心理科学尚未能编拟出构成气质类型全部特征的完整方案。但是,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是当前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观点。心理学上认为具有...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 题目 简评我国德育方法。院系 教科院心理系。姓名 郎浩峰。学号 20081101106 简评我国德育方法。摘要 在竞争激烈的新世纪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也受到了挑战,我们的某些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代人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的德育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持时代性与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从我们的德育方法...

《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第 7 页共 7 页。一 名词解释。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2.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2.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