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今》教学设计浙教版

发布 2020-02-22 16:41:28 阅读 7964

《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研读《“今”》一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把握全文内容。

2、感受时间的宝贵,珍惜“今”。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

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体会其凝练的特点。

领会文章论点鲜明、多角度论证、说理严密的特点及概括抽象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珍惜时间,把握现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多角度论证、说理严密的特点;体会文章语言概括抽象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几个富有哲理的句子。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

教具准备】多**。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珍惜时间”古往今来都提倡。多少哲人曾对此作了严肃而深刻的思考,多少文人曾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我们从诗文中读到的名句也不少。

(可让同学列举背诵一些)今天我们学习两篇劝人惜时的文章,相信读了后会有所启发。揭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李大钊(2023年10月29日-2023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动颠覆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人。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2023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三、教材简析。

本文作者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今”最可宝贵的道理,从面劝人要惜时。

全文共4段,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并从“最易失去的也是‘今’”这个角度点出其可宝贵的理由,为下面的论述张本。接着分三层,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关系上,阐明了“现在”最重要的道理。

四、整体感知。

1、给加点字注音。

一刹那(nà)风驰电掣(chè)耶曼孙(xùn)百千万劫(jié)

2、解释词语。

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

渊源——深邃,深广。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结局。

3、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全文内容。

文体:议**。中心论点: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论证论点,分三层。

第2段:从正面阐述时间最可宝贵。(引用名言)

第3段:从反面阐述时间最可宝贵。(从宏观宇宙变化入手)

第4段:从“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角度阐述时间最可宝贵。(分论点阐述)

五、研读课文重点**。

1、文章中,“今”总是与“过去”、“未来”同时出现,为什么题目只用“今”字而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并列的词呢?

题目就可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今”相对于过去与未来的意义。

2、重点阅读第4自然段,讨论明确:

“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是分论点,作用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

先用一个因果句说明时代思潮是一个一个紧紧相联的,再用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激起波澜打比方,用《离骚》、林肯两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现在”、“过去”、“未来”密切联系着。最后归结“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这句话形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对人类社会来说,时间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现在”是从“过去”发展来的,“现在”又影响着“未来”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最后两句是是本段文字的结论,具有因果的关系,前一句是因,后一句是果。

本段从“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时间最可宝贵的道理,是全文的重点。思路清晰。开头作者提出自己赞同的观点,中间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既有理论的阐述,又用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生动形象的说理,论证深刻有力。

最后两句归结照应全文的中心论点。

3、文章的第十小节说“要想改变他,但当努力以回复过去”,而文章的第十二小节说现在的“我”稍一失足,必致“遗留重重罪恶于未来人类,永不能消除,永不能忏悔。”这两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从两个角度论证要努力把握好“今”。

4、如何理解陈独秀在《一九一六年》中的一句话:“青年欲达民族更新的希望,‘必自杀其一九一五年之青年。而自重其一九一六年之青年”?

注:通过此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形成从课文本身找答案的习惯。

青年人要实现民族更新的希望,必定不能沉滞于昨日的成绩之中,而应当努力从现在做起。

5、本文从时间的流逝分析今,从历史的发展分析今,从正确对待现实分析今,从如何面对人生分析今。论述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请在课后再次仔细阅读的基础之上列出全文的论证层次。

6、“言为心声”。作者对于“今”的理解是独到的,这种独到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作者是爱“今”的,他也为“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学们不妨联系他的慷慨就义,联系他的生平,联系他的生死观,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此文,理解会更深入一些。

以老师热情的讲解激发他们课后阅读李大钊生平传记的兴趣。

7、小结。李大钊同志写的这篇文章,论点鲜明,并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论证思路清晰,说理严密,处处流露出哲人般的深邃思考,引导我们领悟时间最可宝贵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确实做到了“以理服人”。

六、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五。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来认识本课 圆 严 等12个生字,会写 古 凉 等7个生字。3.通过自由读 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对韵歌的对仗 押韵等的特点。通过读认识 鸟语花香 朝霞 夕阳 等7个...

九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新编教学设计浙教版

成语新编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相声的特点。2 掌握 媚 巫 粟 矫 等4个字。3 分析课文内容 结构。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广播 电视 文艺晚会上肯定听过相声。它是一种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在我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如 马三立 侯宝林等。今...

九年级语文上册《乌贼趣谈》教学设计浙教版

乌贼趣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明确四部分之间的关系。2 精读重点语段,把握语段重点,解决各语段中的难点。3 了解叙述和动态描写对说明事特征的作用。4 初步学会分析以说明事物动态特征为主的文艺性说明文。二。教学重难点 5 1.了解文章所运用的说明 记叙 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及其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