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2-22 16:35:28 阅读 993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二)能力目标

1.学***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概括欣赏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进一步理解**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体会**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学们可以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背诵,使自己能深入领悟**语言运用。

2.研讨**法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时,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感受**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及重点:

1、理清**的故事情节。

2、学***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水浒传》,激趣导入:

同学们,阅读古典**《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课前预习部分:

1、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2023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

2023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

《春草》《京门脸子》等。

2、作品简介: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2023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奖。**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3、检查预习。

1、完成下列生字词积累(要求: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掌握画线词语的意思。课堂小组竞赛。)

擀(gǎn)剜(wān)腌赞(ā zā)捯气(dáo) 唿(hū)哨咯(kā)吧嘬(zuō) 呱(gū)呱坠地提心吊胆天伦之乐妙手回春腰缠万贯断壁残垣戏谑(xuè)

驾驭(yù) 勃然大怒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腻歪荣膺(yīng)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

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三、课文初探: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断定的理由?

2、文章围绕着这些人,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喜欢的理由呢?

四、 合作交流。

⑴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

预设: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动作描写(“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语言描写(“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神态描写(“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除以上正面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态来反衬一丈青大娘的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

⑵ 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预设: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五、**质疑。

1、 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预设: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2、 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由些说明了什么?

预设: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这表现出他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渴求知识而不得的贫苦百姓的心声。

六、精读品析。

1、**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征?

预设: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性格豪爽、口苦心甜、热情正直、淳厚朴实。

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戴高帽

何满子(线索人物):机灵顽皮、纯真稚气。

运河人民:扶危济困赤诚相见。

2、**语言具有什么特色?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充满乡土气息。

七、拓展延伸。

1、阅读“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后回答。

⑴ 选文第1段中的第1句的作是什么?

承上启下。⑵ 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那么他是不是真有大学问?(用原文回答)

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

⑶ “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这里的“真”应如何理解?

他有真正的行动: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⑷ 请概括选段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充满乡土气息。

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女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良、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八、课堂质疑小结:

请同学们小组内畅谈一下本课所学或是有疑问的内容。

九、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板书设计。蒲柳人家。

刘绍棠。“一丈青大娘”:

泼辣大胆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溺爱孙儿民族作风。

何大学问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 节选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 理解 积累 隐匿 荣膺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等词语。2 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 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能力目标。1 欣赏鲜明 丰满的人物形象。2 体会精彩的肖像 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8 蒲柳人家 节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并积累 熏陶 隐匿 掂量 一气呵成 两肋插刀 天伦之乐 等词语。2 了解作者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 把握课文内容,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4 体会 中精彩的人物肖像 语言和动作描写,揣摩作者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

6蒲柳人家 节选 从容说课。蒲柳人家 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 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 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 机灵顽皮 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 的主要线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