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试题

发布 2020-02-21 17:08:28 阅读 8473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3分)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2分)

6.语文实践活动。(6分)

2024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1)阅读右边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2分)

2024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下表:分析右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左上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2分)我选幅它告诉我们。

3)请仿照下面画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4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___我读___我。

二、欣赏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

7.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这从一词可以看出。(2分)

8.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三、阅读语段,完成下列问题8—10(8分)

阅读是一种定力 (15分) 周二中。

这些年,有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比如较多的说法也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

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意识到不能用游戏娱乐来浪费时间,然而却一头栽进了新**所构建的信息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也难怪有文化学者忧心忡忡:

快速浏览的习惯正在代替阅读,“我不希望中国回到孔子孟子的时代,我也不希望中国进入13亿华人躺在比尔· 盖茨与乔布斯怀里看微博与段子的时代。”

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来?

**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

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

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选自《人民**》2024年12月20日)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文章为什么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为开头?(3分)

17.第六段中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第四段中两个加点的“基本上”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9.在2024年,我国就已明确提出“全民阅读”的要求。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加强阅读的好处。(3分)

三)母亲石 (16分)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

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

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

“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

”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

“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

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

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

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0.文章写了“我”的母亲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2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2.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3.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当今社会,你认为儿女们怎样做才是“孝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作文(65分)

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

长江中学教育共同体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答案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 命题人:黄博

1.(4分)

2.(6分)(12

33分)

九年级试题

实验中学九年级试题。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计30分 1 下列说法中 a 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b 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c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 零 负无理数。d 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2 双曲线经过点 则下列点在双曲线上的是 a 2,3 b 4,3...

九年级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选择题 每题2分 请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7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法国大革命。abcd 2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

九年级试题

2013 2014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卷。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分。一 细心选一选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年齐齐哈尔市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18 三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 则三月份的平均气温比一月份的平均气温高 a 16 c b 20 c 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