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中高三物理国庆假期作业 三 10 3

发布 2020-02-19 11:26:28 阅读 9286

郑州一中高三物理国庆假期作业(三)(10.3)

一、选择题。

1. 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a.w1 >w2 b. w12. 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由p=w/t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c.由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3. 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4. 以下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从高处以g/3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c.不计阻力,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d.物体沿光滑的曲面滑下。

5. 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后的速度大小与磁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

a.△v=0 b.△v=12m/s c.w=0 d.w=10.8j

6. 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力f的功率是( )

abcd.

7.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重力做功mgh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d.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8.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ff,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1,克服摩擦力做功w2,则。

a. f∶ff=1∶3 b. f∶ff=4∶1

c. w1∶w2=1∶1 d. w1∶w2=1∶3

9.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

a. μmgr b. (1-μ)mgr c. πmgr/2 d. mgr

10. 起重机在时间t内将原静止的质量为的重物向上提高h,重物的末速度为v,若这段时间内起重机的功率恒为p,则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11.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全长为h的铁链,对称地挂在轻小光滑的定滑轮上。受到微小扰动后,铁链从静止开始运动,当铁链脱离滑轮的瞬间,其速度大小为。

abcd.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

a. b.

c. d.13. 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有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弹性势能逐渐增加,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少,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c.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少,弹簧弹性势能逐渐增加。

d. 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渐小。

14. 在距地面高5m的平台上,以25m/s的速率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1kg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抛出后第3s内重力对石块所做的功是( )

a.—100j b. 50j c.100j d.0

15.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ek1>ek2,w1w2

c. ek1w2 d. ek1>ek2,w1=w2

16.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二.17.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一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a.将打点计时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

b.将长约0.5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c.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d.换几条纸带,重复上面实验。

e.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第。

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点(第一个点)的位置,再从后面较清晰的任意点开始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

f.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中。

g.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相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以上操作有错误的是。

(2)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过周期为0.02s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

69cm,oc=25.9cm。这三个数字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应写成 cm。

在计数点a和b之间,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未画出,重锤的质量为m=1.5kg,根据以上数据,求当打点针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这时它的动能是j。(g取1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往往出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8.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0.

10kg,小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点到斜面底端b点的距离l=0.50m,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小物块滑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求:(1)bc间的距离。

(2)若在c点给小物块一水平初速度使小物块恰能回到a点,此初速度为多大。

(sin37°=0.6, cos37°=0.8, g=10m/s2)

19. 如图所示,让质量为0.5㎏小球从图中的a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细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

6m,悬点o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细线被拉断之前的瞬间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落地点d到c的距离。

20. 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我们把这种情况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已知半径为r圆弧轨道,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

实验发现,只要h大于一定值,小球就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不考虑空气及摩擦阻力)

1)(若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至少多大? 此时对应的h多高?

2)若h=4r,则小球在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21.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2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参***。17. (1)ac (2)oc.56 (3)空气阻力的作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

18. (1)a→c:

解得。2)c→a: 解得

19. 解:(1)由机械能守恒得。

mg(l—l cos60o故球经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得2)由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10.8 m/s

3)设球平抛运动时间为t,则有得。

所以c、d间距。

20. ①5r/2 ②3mgr

国庆节曹县三中高三假期作业

地理试题一。编制 王国青谭晓辰赵斌车桂香审核 王国青 班级姓名学号。一 单项选择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 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图1回答1 2题。1 图1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

高三物理假期作业

1 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若长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1mgb 1 m m g c 2mg d 1mg 2mg 2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

河北玉田一中物理假期作业

物理玉田一中高一年级寒假生活 六 本套试题时间90分钟完成时限 2014 2 4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a 牛顿 厘米 秒b 千克 米 秒。c 千克 秒 焦耳d 牛顿 秒 米 秒。2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 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b 要使运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