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读写“寒”等1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3.认识“注释”,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诗句的意思;能提取词句说说是从哪些地方发现三首诗写的是秋季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诗人思乡情怀,激发观察了解秋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径”等10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三、教学难点:
认识“注释”,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诗句的意思;能提取词句说说是从哪些地方发现三首诗写的是秋季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诗人思乡情怀,激发观察了解秋天的兴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背诵《山行》《夜书所见》。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3.导入: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秋天的诗歌。
设计意图:回忆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二、初读古诗,相机学字。
1.故事导入: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给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板书诗题)
2.指导学生简介诗人,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赠”“刘”。(赠”字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曾—赠,就是送的意思。)
4.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书上拼音认读,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5.指名读诗,教师相机强调生字读音。“残”是平舌音,“犹”读二声,“橙”是翘舌音,“橘”读二声。
6.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好停顿。
7.学生模仿读,读出韵律、节奏。
指导学生注意“二二三”式的停顿。
设计意图:多种朗读方式,指名读,齐读,力争让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在读诗的同时相机学习部分生字,降低识字难度。
三、再读古诗,想象感悟。
1.学生自由读这首古诗,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义、句意。
3.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理解第。
一、二句。引导学生理解“荷尽”“菊残”等符合时。
令的典型景物,让学生知道已是秋天。
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结合**、注释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荷尽”是指荷花凋谢,“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这个水塘里的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没有了,一片枯黄。“菊残”指的是岸上的菊花也开败了。
一看就是深秋季节。)
你体会到了菊花怎样的精神?
指名读,读出对菊花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
2)理解第。
三、四句。出示第四句:“最是橙黄橘绿时。”学生想象画面,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深秋时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色的橘子已经挂在树上了。)
苏轼看到的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景物?还有什么也成熟了?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君”指的是谁?“须记”指的是什么?(“君”指的是刘景文。“须记”指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指导朗读。5.导学: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本诗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6.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看图想象画面,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在和学生聊话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地明白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朗读比赛,指导背诵。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交流诵读。师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古诗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五、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赠刘盖菊残君橙。
2.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残”第五笔、第六笔都是横;“君”的撇不出头;“橙”注意右边“登”的笔顺。
3.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重点指导“赠”“残”“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布置作业: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三首古诗的教学如何进行分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根据诗的生字、难易程度的特点,我进行了本次的内容安排。一是分散生字量,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山行》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扶”的策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习《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恰当引导,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意境。但是三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他们仍需要教师进行辅助、指导,不可完全放手,否则学生将会找不到具体的学习方法。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书所见》人教部编版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夜书所见 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 秋风瑟瑟 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 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庵后小学。授课教师 郑少红 卢鹏娇。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 坝 汉 等10个生字。会写 晨 绒 等13个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
2019部编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西湖简介
西湖简介。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