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发布 2024-03-23 23:15:05 阅读 2171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5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有一个单元是以“**”文体来组织的单元。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

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1、阅读。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重,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品质。

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习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

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提示“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编排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策略。

教科书第三单元是以“有目的的阅读”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这种单元类型,不仅以双线结构的方法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

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安排的两篇精读课文,将文前的“学习提示”和课后题相结合,展示了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策略;一篇略读课文,迁移运用这个策略。三篇课文题材、体裁各异,旨在告诉学生,无论阅读何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学习提示”提出阅读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课后题和旁批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为了达成阅读目的用的哪些阅读方法,回顾自己的阅读思维过程。

三篇课文任务分工不同,《竹节人》通过学习提示,安排了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不同。《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课文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针对不同阅读的目的,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故宫博物院》引导学生将在前面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有目的的阅读。

单元“交流平台”对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示学生要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养成有目的地阅读的习惯。导读、助读、练习系统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单元形成一个系统,逐步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这些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阅读方法,学会有目的的阅读。

3.安排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安排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以短小而富有趣味的段落篇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题体现出对六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学习文言文,借助注释和资料疏通文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习作。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教学。

1.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

第五单元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这个单元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了解如何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学习在确定中心意思之后,如何围绕中心选取事例,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元习作。其中,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阅读特点:

体会、总结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具体方法。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一是围绕“戏迷爷爷”,对已提供材料进行判断,选出“适合的材料”;二是依据给出的题目,思考围绕中心可以选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写。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运用具体方法,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编排。

教科书针对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习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更加注重表达方法,强化表达效果,重视表达的丰富性。

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植表达自信。话题的情境创设,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人叙事,还引导学生写观点类文章,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需要。

如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鼓励学生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并分点写清楚倡议的内容,使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在每次习作中加强习作指导,降低习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第三单元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通过举例的方式换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自己身边让生活更美好的究竟是什么,再让学生想一想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好之后,再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题班会,和同学分享。教材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些指导性的内容,不只适用于完成某次习作,其中也蕴含着完成某类习作的方法和路径。

3.随机安排课后“小练笔”

教科书在某些课后灵活地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由读学写。比如,结合课文《穷人》,让学生写一写在渔夫和桑娜对话时,桑娜在沉默中会想些什么,把她的心理活动写下来,继续落实让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形象地要素;《少年闰土》的课后,让学生从自己的**中选出一张,模仿课文“闰土月下刺猹”那一段,写一写当时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联系,由读促写,让学生从课文学习表达,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写作、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3、口语交际。

本册教材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如“演讲”;也有侧重培养学生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他人的看法,如“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教材充分关照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

教材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关注交际目标的达成,着力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如,“请你支持我”中建议学生“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际规则;“意见不同怎么办”中建议学生“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平和,以理服认”,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通过一系列的目标达成,使学生遵守交际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品质,让学生勇于交际、乐于交际。

4、语文园地。

全册教科书除了习作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7个语文园地,围绕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大多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实践。

词句段运用”延续中年级的设计理念,并体现高年级的学段特点,安排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书写提示”要求书写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并引导学生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5、快乐读书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单元导语。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但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它却是唯一的。地球以它蓝色的海洋 绿色的森林 黄色的土地哺育了无数生命,而人类不过是众多生命中的一员,绝没有肆意破坏自然环境 随意浪费自然资源的权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享受它带给我们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 古诗三首 只有一个地球 青山不老 三黑和土地 以及1个 口语交际 个 习作 个 语文园地 本单元旨在多角度 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为主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人与地球 与自然的关系,激发他们节约资源,热爱 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