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18 12:30:02 阅读 2772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5

二、教学新课: 1.**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 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举例: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加深印象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 20

三、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学生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10

四、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题

五、总结新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册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纵轴。

描点连线。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完成练习四的第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回答。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0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10

五、课堂作业 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3、练习册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课题蒜叶的生长 【3】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记录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 5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28页例题图,提出问题: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2.观察记录: 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5.提出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出平均数。 30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5

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学生口算。2. 导入: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xkb 1. com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 比较和简单的判断 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一 直接写出得数。二 判断题 1 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2 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51,47,97这几个数都是质数。4 在 中,10是20的因数,15是10的倍数。5 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三 填空题。1 因为3 6 1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 知识点 面积计算公式 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 必须书写完整。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s ab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s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s a三角形的面积 底 高 2 s a h 2 梯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