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
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写出了场面的伟大,同时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并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题目中涉及的词语都是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特定称谓。)
3.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1)13岁:豆蔻年华。释义: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15岁:及笄之年。释义: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3)20岁:弱冠之年。释义: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的帽子,以示成年,因为体犹未壮,所以叫作弱冠。
4)30岁:而立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就可自立于世。后来就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5)40岁:不惑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6)50岁:知天命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后来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岁。
7)60岁:花甲之年。释义:旧时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复杂。
8)70岁:古稀之年。释义: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用“古稀”指人七十岁。
9)80~90岁:耄耋之年。释义:耄耋:指老年,高龄。出自汉曹操《对酒》:“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后多用“耄耋”指人**十岁。
10)100岁:期颐之年。释义: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4.尝试背诵。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通过夸张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了解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并积累背诵。
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
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课时。2013年11月17日周四总第42课时。教学内容 诗海拾贝 诗经 教学目的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 养成自主 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 培养学生再造想像 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北师大版
本单元由 长城赞 索桥的故事 我站在铁索桥上 白鹤梁的沉浮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五篇课文组成,体现了 遗迹 的主题。本单元内容是引导学生走近历史,体会我们灿烂悠久的华夏文化,引导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产生关注 理解和热爱。这五篇文章,分别通过对联 故事 诗歌 记叙文 说明文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10个生字 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2.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3.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4.能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