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册 后

发布 2024-03-03 15:25:05 阅读 1077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作。这组诗共有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教材选的是其中的两首。

第一首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说明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需要劳动,人人爱劳动,同时劳动也象游戏一样,虽然忙碌,但充满乐趣。第二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农村的自然景色。前两句从面上写,色彩鲜明;后两句从点上写,以动衬静,让读者深感田园之美,自然之趣。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耘、耕、蛱”,读准“兴、供、傍”的读音,理解词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所描绘的田园风光之趣、农业劳动之趣。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课件、作者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多**课件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解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解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

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

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⑧耕织:

耕田织布。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当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自己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 、点面结合2、 动静结合。

三、练习: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1、 诗歌的朗读。

2 、诗歌内容的理解。

3 、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预习《山中杂记》

索桥的故事。

教材分析:《索桥的故事》是作者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先介绍索桥;然后讲站在索桥上,看见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再写走下索桥,从故事中感受到“燃烧的心”,引发思绪:

“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最后点明要旨:“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结合查阅的资料理解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所赞美的李冰父子、何公何母、丹柯等人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3、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的含义。

2. 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所赞美的李冰父子、何公何母、丹柯等人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学习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理解课文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多**课件,都江堰、李冰父子、丹柯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

清嘉庆八年(18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

围绕着索桥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运用生动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文章情景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思考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读课文,思考,提出问题。

预设的问题:

(1)索桥什么样子?

(2)为什么要修建索桥。

(3)谁修建的索桥?怎么修建的?

(4)索桥到底有哪些故事?

(初读课文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的愿望。)

三、深入理解课文。

1、索桥到底什么样子呢?有什么特点呢?? 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的语句,边思考。

2、看**,直观感受索桥的样子。看到了索桥你有什么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课文。

4、读课文,思考。

桥长,高,用竹索和木板修筑的,两边有竹索编的栏杆。没有桥墩。

交流感受。5、为什么要修建索桥,是谁修建的?我想等你们了解了关于索桥的故事后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6、默读课文,想一想索桥有什么故事?作者有什么感受。结合文章内容及课前所查找的资料想一想你从中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7、默读,自学,边读边画相关语句,做批注。

8、从这些故事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和同学交流。

四、拓展引申:

读作者的感受:“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那是怎样的手和心呢?

第二课时。一、复习,到入。

1、 听写本课的生词。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书心得。

1)李冰父子的故事。

引入课外资料,了解李冰父子是怎样修建都江堰的。

讨论。(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牺牲,为他人着想的手和心。)

你从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何公何母”的故事。

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具有勇往直前的创造精神,为后人造福。)

何母的创造精神表现在**?

3)勇士丹柯的故事。

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舍己为人)

多么感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桥上,欣赏着独特的风光,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有了新的收获与体会。同学们今天也追随着作者一起感受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4)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带着新的感受有语气地再读一读。

(5)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了解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6)出示:故事是感人的,是讲不完的。然而,你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看**,我们一起欣赏这里的景象,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东西?

(多**课件展示,帮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都江堰,索桥的雄伟,美丽。从而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智慧与才干。

(7)小结:

充满智慧与才干的劳动人民才使得这里更加美丽。

三、回顾,巩固。

1、 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列一个提纲。

列提纲。交流。

2、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列出提纲,对文章整体结构安排有进一步的认识。

四、全文总结。

五、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勇于牺牲。李兵父子舍己为人。

故事何公何母。

勇士丹柯不怕困难。

城市的标识。

教材分析:本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作品。全文紧紧围绕“标识”来写。

作者先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写城市的标识做好了准备;接着正面写城市的标识,写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并赞美了城市特有的标识——树;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掳掠、茫然无措、川流不息、遒劲、蔚为壮观、干涸、馈赠”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体会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3、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我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城市中这一鲜活生命”的赞美和珍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我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把城市的树称为城市的标识,抒发作者对“树——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馈赠”的珍惜之情。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哪些事物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向往城市的生活吗?座座高楼林立,小车川流不息,人们衣着时髦风尚,仿佛生活在时代的前沿,可有的人对城市的珍爱并非这些,而是代表城市个性的事物,让我们来看看吧!

2、板书课题,齐读:城市的标识。

3、解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课前,你了解了哪些事物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给字词正音。

生字:遒qiú 涸hé 芸yún 馈kuì 忖cǔn 蒡bàng 啁zhōu 啾jiū 窠kē

3、词语: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寿终正寝:寿终:很大年纪才死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指年老时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自然消亡。

4、给课文分段。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1-5段为第一部分,6-15段为第二部分,16-17为第三部分。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揣摸体会:

(1)文中对城市的雷同之处的描写有哪些?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句子: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

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

(2)作者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合适吗?为什么?作者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

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3)体会文章最后四段的语言,作者给予城市的树怎样的赞美?

3、研讨感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城市雷同?(铺垫,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

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后拓展: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练习。积累好词佳句。

2、仿写练习。

七、板书设计:

城市的标识。

树不可替代不可置换。

城市灵魂、个性。

六年级语文练习册

名人名言。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人就是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的书只需要选读,有的书只需要浏览,有的书却要全部精读培根。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语文同步练习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苏教版六下语文练习册答案。轮椅上的霍金。二 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1.霍金的毅力令人折服。2.他今天精神不佳,显然是睡眠不足引起的。听了这个消息,刚刚还在嬉闹的人们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三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 1 这两个片段分别写卢伽雷氏症使霍金的学习 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霍金在极其困难的...

六年级上语文练习册

第一组 基本练习。1 山中访友。1.看拼音,写词语。y o q n f sh p b y n h n d u qi o sh n q j n j n l d o xi k 2.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恩泽 z zh 血液 xi xu树冠 u n u n 唱和 h h湛蓝 zh n sh n 旋转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