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

发布 2024-02-28 08:45:11 阅读 9399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

编写人:韩敏晶审核人:刘艳秋审批人:

学法指导】1) 全班同学根据等级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a级同学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b级同学完成导学案上80%的内容,c级同学完成导学案上60%的内容。

2) 书写规范、整洁,独立完成。

3) 课下反复阅读课文,达到熟练。

学习目标】1) 了解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

2) 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3) 辨析比喻、叠词及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4) 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学习重难点】

辨析比喻、叠词及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预习案】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2、时代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3、给下列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

霎时弥望斑驳。

渺茫点缀。4、阅读第四段,概括大意,回答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来安排顺序的?

5、什么是通感?

要求:组长检查小组作业,公正地做出评价。

**案】**一: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二: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运用后有什么作用?

**四:比较第段写景的异同。

**五:通感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结合文中语句进行赏析。

**六: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叠词,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检测案】效果校检:课上完成练习册上随堂练习。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美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本文的画面美并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2 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理清文章明暗两条线索,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重点 把握感情基调,理清本文线索。学习难点 1.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2.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学习方法 诵读法 美读课文,感...

荷塘月色学案 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 学案。能力和方法 知道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学会鉴赏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知道鉴赏美文美句的角度和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懂得排遣负能量的一些积极的方法,理解年代与人物思想命运的关系。学习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情感,鉴赏散文的优美语句。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课前导入。凤凰传奇的...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一 关于 荷塘月色 的感悟 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