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七单元计划

发布 2024-02-18 07:50:09 阅读 8358

第七单元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 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1.学会本组课文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4.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形象与品质。

5.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 要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4.教育学生学习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共9课时。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 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8)

一、谈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亚里士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在预习中解读生字词的情况。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句,再讨论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给课文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五、总结: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六、作业。第二课时(69)

一、谈话导入。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强调什么?

板书。二、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一)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b.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二)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1.提问: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

2.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 结果如何?

提问: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

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六、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七、作业。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试验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公开试验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献身科学。

教后反思: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6*.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1、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讲的话的含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形象与品质。

4、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70)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工作起来,都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的? 板书: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谈谈读后的收获。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收集各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组织学生交流。

3.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话怎样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组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其中部分问题。

四、学生自学,小组、全班交流。

自读提示: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

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读议结合,理解语句。

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2.读读议议罗丹修改完女像发生了什么事?

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第自然段中表现罗丹和茨威格行动、语言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讨论下面句子的意思: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结合实际)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书设计:26* 全神贯注。

叽里咕噜把你忘了 (语言)

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踩动作)

不停地挥动。

眼睛闪光世界消失 (神态)

教后反思:学生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学习到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27.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5.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71)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为 师恩难忘 安排了 莫泊桑拜师 理想的风筝 孔子游春 明天,我们毕业 四篇讲读课文。莫泊桑拜师 课文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

六年级语文 第七单元

一。读拼音写汉字。s li o yu p b d u sh b i y y ng d n cu h ng z o b x ng q b ch ng sh ngji o z o b n 二。填空。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乐谱的象兵的战场。的鸥群的吼叫的江面。四。照样子写词语。冷清清。千方百计。哭...

小学语文六年级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七》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是讲述的人与动物 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动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习作指导必须从内容入手,让孩子有话可说。本次作文的要求是看报道写故事,从看图开始质疑,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体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