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己动手写诗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有童真童趣。
3.合作编小诗集,编进的内容丰富多样,本活动既是对诗歌内容的一项整合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
4.开展诗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知识储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材解读。
一)编写特点: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如:根据国庆节时间将“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小综合专题安排在第二组便于教学,将大综合“轻叩诗歌的大门”安排在后半学期,以了解诗歌为中心,“诗歌朗诵会”是主要活动之一,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储备,特意在小综合中选编朗诵诗《中华少年》,朗诵知识可以学到一些,“初识鲁迅”选编《有的人》提出“有感情地朗诵”的要求,放在大综合前面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大综合活动的开展。
4、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祖国在我心中”专题中,与课文的学习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收获和展示成果。另一次就是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是一次大综合学习。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而后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诗歌并进行整理欣赏;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动手写诗等,最后写活动总结。
听说读写能力贯穿始终。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5、学习方式方法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二)编写体例:
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轻叩诗歌大门”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的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接着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板块“诗海拾贝”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欣赏诗歌从而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动手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编小诗集,诗歌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和欣赏。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
活动建议”是两个板块的主体。明确了开展哪些活动,可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
阅读建议”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但这个内容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另外“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的信息。
如第101页“我能把这首五言律诗背下来”,就要求背诵。
活动最后结束语部分要求让学生写出活动总结。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三)知识的立体性整合。
知识的横向整合。
知识的纵向整合。
首先从诗歌的要求来看,各个学段螺旋上升。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浅近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
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通过语调韵律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从诵读的材料来看第一学段诵读材料短小浅显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第二三学段诵读的材料是一般的诗歌,难度有所增加。从诵读的实施要求来看第一二学段侧重引导学生以体验情感,想象情境达到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的目的。第三学段通过语调韵律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诵读方法阅读理解的自觉程度逐渐增强。
再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来看学生的能力也应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如:第一学段要求。
热心参加活动。第二学段要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第三学段要求策划简单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再如第一学段要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第二学段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材料,共同讨论。第三学段要求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
课标中对于综合性学习提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针对本组的实际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
1、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诗歌,诗歌知识,故事。
2、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做好全方位的指导。
3、对于活动的选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分组。但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4.合理安排搜集整理时间,并合理调整课时,课余搜集和大课堂有机结合。
二)评价建议。
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结合本组实际和学生情况我提出如下评价建议。
1、除了对展示的活动成果评价外,还应对学生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2、既要注意班级进行的组评评价合作态度,也应注意组内学生间的互评,个人评。
3、评价应全面,有积极参与,有主动提问题,有搜集整理材料,有综合运用语文知识**问题等方面的评价。
4、评价也应全方位,从活动计划的提出到活动的开展再到活动总结,计划的完成程度和可实施性等都应进行评价。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最好采用量化计分的办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新课标中提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本组实际和学生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或报纸杂志,图书馆等收集有关诗歌。
2、民间搜集健康的民歌或到有藏书的人去搜集。
3、可以借助各学科或不同学段的教材进行整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 与诗同行》赛课教学设计
让词语串出花 儿歌创作教学。学情分析 儿歌 童谣篇幅短小,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学生乐于接受。自从我校加入 童诗 童谣进课堂 的课题研究后,同学们品读了大量的经典儿歌,也创作了一些关于环保及守则规范的儿歌 童谣。近期我在网上阅读了河北省博野县教研室魏顺奇老师的 让词串开出花 的相关文章后,很受启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 诗海拾贝》优质课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诗海拾贝 第三课时。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以这节课为例子,学会将自己搜集到的诗歌按内容与情感分类。2 能自然 放松地朗读诗歌,读出韵律 节奏,读出文字中的画面,读出情感。3 通过朗读与思考能关注到用来表达情感的具体意象,并自觉积累诗词中的意象,开始试着去发现诗词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 诗海拾贝》公开课导学案
诗海拾贝教学设计。课时目标。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重点难点。参加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赛前准备。1 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组。2 搜集竞赛题目 可以是诗句接龙 诗歌常识 诗句释义等。3 出题方式 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二 知识竞赛。1.必答题。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