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六单元课堂作业训练。
班级姓名学号等级。
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6分)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 白雪皑皑(ái ǎi)
亲昵(nì l花梗(gěn gěng)
皎洁(jiǎo jiāo) 徜徉(cháng táng)
二、比一比,组词。(10分)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6分)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去。过去的。交往。)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隐在水下。秘密地。暗暗地,悄悄地。)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另一处。飞离。 特别。)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舂,用木棒的一头撞击。击,攻打。聚。)
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疏导;开通。稀疏;萧疏。疏远;生疏。)
6.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开封市,在今河南省。打开信封。)
四、填空。(8分)
1.今我来思。
2.随风潜入夜。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孤村落日残霞。
五、说说下列诗(词)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8分)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六、我会运用古诗。(12分)
1.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为了鼓励学生,会用上王之涣的诗句。
2.阳阳十分贪玩,不肯用功,请你用一句诗来劝勉他。
3.人们常用杜甫的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4.人们常用岳飞的来激励自己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满头白发时,再悲伤懊悔。
5.朋友面临分离之时,常用王勃的来互相勉励;独自在外时,又常会用王维的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七、课文回顾。(8分)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词语。(2分)
乃发生。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第一句写了后面三句集中写了2分)
3.诗人写出了风很微、雨很小的诗句是哪一句?画上波浪线。(2分)
4.《春夜喜雨》抓住了“雨”进行描摹,写出了诗人的之情。(2分)
八、阅读驿站。(12分)
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北宋初做过宰相的词人晏殊所写的《浣溪沙》词中的著名警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称道。其实,这联诗的上句虽出自晏殊,而下句并非晏殊所作,而是另一词人对就的。
其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宰相晏殊在大明寺看到蜀人王琪的题诗,心中甚为佩服,便召请王琪到相府畅叙。酒后,又邀王琪同游庭园。这时,正是暮春时节,落红满径。
晏殊不胜感慨地说:“吟诗填词,也真不容易啊!我去春此时,到此游园,见景生情,就吟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么一句,可是到现在整整一年了,还没有得到对句呢?
”王琪听了,眼看庭园中燕子正在剪柳穿花,轻盈可爱,便灵机一动,应声答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高兴极了,立即补足句子,缀成全诗。其词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诗歌创作中,既可能有一触即发的神来之笔,也有苦思很长时间才可能获得的警句。所以,不同诗人在不同情况下,成篇的快慢是不大一样的,不能强求一律。
1.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4分)
香径徘徊。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是同一词人所作。上句是出自下句是另一个词人所对。
3.文中画“ ”部分是说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都是两位词人在游园时吟诵出来的,给你的启示是什么?(4分)
九、妙笔生花(30分)
你已经长大了,和过去相比,是不是更自信了,是不是养成了好的学习或生活习惯了,是不是懂得关心他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把“我不再 ”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如不再灰心、不再懒惰、不再粗心、不再娇气等,然后写下来(请另附纸张)。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詹天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就阅读教学而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须实现从 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 向 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 的转变,不仅要理解一篇课文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更要从理解到的文章主旨出发,指导学生阅读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詹天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就阅读教学而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须实现从 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 向 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 的转变,不仅要理解一篇课文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更要从理解到的文章主旨出发,指导学生阅读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苏教版 国标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詹天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就阅读教学而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必须实现从 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 向 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 的转变,不仅要理解一篇课文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更要从理解到的文章主旨出发,指导学生阅读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