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要点

发布 2024-02-16 00:30:11 阅读 5839

第五单元:感悟人生。

15、天游峰上的扫路人

1、《天游峰的扫路人》 本文通过描写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2、《天游峰的扫路人》从题目中的“天游峰”你**到天游峰一定很高,在这座山上的人就好像在天上游览;“扫路人”可猜测本文是写扫路的人。

3、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的特点是:高、险。扫路人的特点是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热情好客。

4、课后练习3(书81页)

5、划去错误的拼音。

沏(qī qīe)了一杯茶瘦削(xiāo xuē) 宿(sù xiǔ)鸟循(xún shún)声打量(liāng iàng liang)

一)、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他说,“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我抬头望了望在(幕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忘望)而却步,半途而(反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在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划去不正确的字。

2、请写出下列破折号的作用。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

3、文中“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省略号的作用是。__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提示语。

5、望着险峻的天游峰,游客会有三种表现,请用三个成语写出他们的不同表现。

第一种勇往直前第二种望而止步第三种望而却步。

3、登上了顶峰,一定会使人想到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望岳》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中的“禁”应该读___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那是因为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5、这段话中,__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样子;__这两个词写出了游人畏难的情绪。

6、“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从老人的话中,“我”明白了什么?

老人的热情和茶一样热,一样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渗入我的心里,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使我们之间的间隔消失得无影无踪。

7、仿写句子。

我不禁。8.你觉得老人每天这么干活真的像他说的“不累”吗?老人为什么说不累?

当然不会不累,老人干活很累。老人说不累,是因为他很乐观,懂得在忙碌辛苦中看到生活中的好风景,老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希望,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9、细读②、⑦两小节,思考下列问题。

为了描写天游峰的高与险,作者采用的下列表现方法:

运用形象的比喻——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运用具体的数字——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运用侧面的烘托——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运用生动的感受——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10、“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的“好不得意”意思是非常得意。

二)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 的脸,面色( )的眉毛下,一双( )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稜稜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3、文中划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从中你体会到老人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2)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5、这个片断中,你看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

6、辩论: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

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苦,生活累。

正方:老人虽然每天要上山、下山扫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可是他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因此这位老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生活并不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清苦的,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充满乐趣的。这就好象你非常喜欢一首歌,你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你会觉得累吗?

不会的!这就叫“苦中作乐”!

反方:天游峰是那样的高而险,游客们登山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要一上一下地打扫一千八百多级石梯,该是多么辛苦呀!

山中虽然有清泉、大米、青菜,可光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呀!整天只有花鸟作伴,没有人和自己进行交流,又该是多么的孤单呀!

你见过七十多岁的老人干这么重的体力吗?我们身边的老人六十岁就退休了,不是养花,就是遛鸟,过着清闲的生活。相比之下,天游峰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是不是太辛苦了呢?

16、最大的麦穗

1、《最大的麦穗》本文通过叙述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2、苏格拉底的**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3、苏格拉底平静地对**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的要求有两个:一是:摘一个最大的;二是: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的意思是要求**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的重新选择的机会。

4、苏格拉底失望地对**们说:“你们已经到头了。”

你们已经到头了”表达了苏格拉底对**们失去良机,两手空空感到惋惜。

5、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对**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①,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②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最大的①”指的是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最大的②指的是**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粒最大的麦穗。

6、给加点字注音:

罗甸( )沉甸甸( )

7、课文练习2和3(书84页)

一)苏格拉底的**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加引号的麦穗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最大的追求”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报负;“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颗粒饱满的“麦穗”,即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2、写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报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3、写一句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

见课课通144页)

二)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再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1、这段话主要写了**们**们找最大一穗的经过。

从“看看”和“用心地挑挑拣拣”可以体会到**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

从“埋头”和“低着头”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不够开阔;

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还可以看出他们不能当机立断。

从“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体会到**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们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往后拖,不能立足与眼前。

2.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

答:因为**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们觉得可供自己选择的机会还很多,把本应该完成的目标往后拖,不能立足与眼前。

17、山谷中的谜底

1、《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桠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压力和逆境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如卧薪尝胆。

2、“…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及时“**”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保持苍翠挺拔的英姿”才是“弯曲”策略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3、“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

六年级下学期

第1单元青春列车。教学内容 1 演唱 青春列车 2 聆听 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 通过演唱歌曲让同学撑握唱高难度歌曲的能力。2 通过对歌词的认识,让同学更加珍惜青春,珍惜时光。教学重难点 演唱好 青春列车 教材分析 青春列车 4 4拍,g大调,这首歌曲节奏明快,速度快,有一种向前追赶的感觉,又有火车...

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六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一 填空。1 能够使物体运动或 工作 的本领叫 2 任何物体只要有移动 发热 冷却 发光 生长 变化的现象,其中就有 在起作用。3 光能可使植物 热能可将水 电能可使电灯 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 4 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会 5 能量有各种形式,如光 热...

下学期六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题。六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 学校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全卷100分,含有卷面3分。一 基础知识 45分 1.听写句子。3分 2.看拼音写字,注意书写工整 正确。5分 m y m n k l n xi n l n l ng m n m 3.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