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导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语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过程与方法:读通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联系实际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为人做事不能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危害。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对照译文,揣摩领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螳螂捕蝉》预习案。
教材助读】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预习导学】1.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隐伏()
念头()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侍奉()
固执()恍然大悟()
诸侯()转来转去()
弹弓()禀报()处死()
2.辨字组词。
捕()虚()供()涡()铺()虎()
拱()祸()辅()虑()洪()锅()
待()侯()仔()啄()侍()候()
籽()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惑和问题?
螳螂捕蝉》**案。
使用说明】:本篇导学案适用于课堂学习环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学习顺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要求ab层学生完成全部**和拓展的内容,c层学生完成**内容,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拓展内容。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对照译文,揣摩领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课内**】**点一:文中那个年轻人是如何说服楚王,让楚王放弃攻打楚国的打算的?找出原文中相应的句子。
**点二: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螳螂捕蝉》训练案。
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吴王固执己见要攻打楚国,少年()决定劝说他改变主意。
3.()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劝阻他。
4.()少年的话很有道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三、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②不顾性命③表示决裂④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①旋动、改换方向②不直接地③围绕中心旋动④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她好吗?()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四、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一 设计理念 注重教材的整体性,以学生为主,引导自读自悟,将读 写 议紧密结合,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深厚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螳螂捕蝉 教。案。篇一。注重教材的整体性,以学生为主,引导自读自悟,将读 写 议紧密结合,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深厚的...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寓言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以及要学会智劝的道理。2学情分析。1.自学能力已具备一定基础。在我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及翻转课堂的基础上,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因此,该班学生能根据导学 读懂这则寓言故事,并梳理出不能只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