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6.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自主识写“熬、蒜、栗、鞭”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引领学生随着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一)教师多**课件。(二)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及阅读链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表达顺序;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体会年味,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词。
2.回顾写作顺序。
3.交流主要内容。
二、品读感悟,体味“年味”
1.提出自读要求。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默读相应的文段,勾画出令自己印象最深(或感受最深)的地方,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做一些批注。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
预设:体味腊八的“年味”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学生交流,体会作者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通俗、有趣。
2)朗读句子。
体味除夕的“年味”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体会这一段“总分”的结构特点。
2)交流:作者怎样具体描写“热闹”。
3)抓住“万不得已”、 必定”体会老北京人对吃团圆饭的重视。
4)朗读句段。
体味正月初一的“年味”。
体味元宵的“年味”。
1)“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交流:从“处处”、“整条大街”体会灯的数量多。
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重点抓住“几百盏”,“各形各色”,“有的’……有的’ …有的’ …有的’ …体会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体会作者用词多样化,表达及结构的精妙。
3)指导朗读。
4)配乐朗读。
概括“年味”。
1)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主要在哪些自然段?
2)请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回顾全文,学习写法。
1.同桌讨论、汇报: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2.小结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四、学习“链接”,分析写法。
1.快速默读“阅读链接”文段,思考:作家梁实秋和斯妤又是怎样写除夕的?与老舍先生写的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读。
3.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五、模仿写法,拓展练笔。
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2.出示练笔内容:仿照“除夕”或“元宵”这两部分的写作方法,写写自己过春节时的一个热闹(或温馨)的场景。
3.学生练笔。
4.交流评价。六、课堂总结,留置作业。
1.搜集各地春节习俗。
2.完成练笔。
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
老舍写作特色:
腊八隆重时间顺序。
除夕喜庆详略得当。
正月初一温馨。
元宵美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6北京的春节 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 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加见识,语言简洁而生动,文质兼美,是学生培养语感,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提...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春节的隆重与热闹。2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体会详写 略写的好处。3 懂得过春节的意义是团聚 祈福。抓住民族文明和传统文明引领学生感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4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参考2教案
教学反思参考2 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 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的参考,我作如下反思 1 本课教案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深入,针对东部孩子的特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予了充分肯定。2 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