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企业的总监、副总、部门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如何在工作中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逻辑思维能力、价值观、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专业性,思想性、系统性、细节性、协作性以及协调性。
并将这“六性”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也应作为考核管理人员的标准。
一、专业性。
专业是灵魂和基础,是超越自我,是真正增添职业自信的力量和**。牢固的专业基础和运用经验是做为管理人员的根本基础。
二、思想性。
作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通常都不是以专才为主(当然必须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应该以通才为主。通才就是健康、完善和丰富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就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意志、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框架性的思维方式。
有了这些丰富的管理思想,就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人际关系中做出正确的评价、判断、推理和决策。当其在工作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问题、矛盾、甚至压力的时候就能以积极主动、正面、团结、真诚、负责等良好的心态以及坚强的意志去面对、沟通、进而合理、圆满地解决。而不至于以被动、悲观、抱怨、对立、对抗、迷茫、不负责任或怨天尤人等消极的心态去对付,最终出现不职业的行为。
任何事情对错都是两面的,在管理中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运用专业技能来判定。如果拥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遇到困难,就能依靠辩证统一的管理思想来解决。
三、系统性。
是否具有辩证的管理思想和素质,是由系统性决定的。即通过思想意识、知识结构、社会阅历、领导修养等多方面体现。
思想意识一般能够反映人的价值观,逻辑思维能力、处世见解、商业认识、管理心得与辨证观等内涵素质。价值观越高,吸纳的新鲜事物越多,眼界越开阔,进取意识越强;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做事越具条理性,并善于规划、统筹和调配工作;对事物见解独到的人才,思考问题越成熟,处理问题越老练;对商业认识越深刻的人,做生意的头脑越发达,对商业信誉和赢利的敏感度越高;对管理理解越精的人,知识的功底越深厚,管理的手段越科学;辩证思维越活跃的人对管理事物的领悟性越高,创新和开拓能力越强。
知识结构能反映人的学识程度、知识幅度、文化底蕴等专业素质;学识程度越高,领悟能力越强,吸收先进文化和应变就越快;知识幅度越宽的人,综合调控能力越强;逻辑思维越严密,创造发挥潜能越大;文化底蕴越深厚的人,管理艺术品味越高,人文氛围越高雅,领导魅力越醇厚,分工、归纳、创意、辩证、综合能力越强,所以中高级管理人才要学习战略管理、行政管理、逻辑(学)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运用到工作中。
社会阅历,反映人的工作阅历和社会关系。作为管理人才要从基层管理学起、做起,熟悉掌握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和管理业务,能够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量和工作难点,最好拥有一般职员、主管、经理、副总(总监)等多岗位、跨部门、多行业的工作经历(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走出办公室,走进市场、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和真实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经常和一线员工、其他部门、合作伙伴沟通谈心,了解其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和家庭背景。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网络,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家庭的基础之上的,多了解和结交一个人,就是多一个家庭,一家庭就是一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积极学习新知识尤其是社会知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广交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
领导修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领导修养即为人处世之道,要求我们在竞争中扬长避短,避免或减少冲突与对抗,做到相互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加强自身修养,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深入了解为人处事之道后,在与人交往中就游刃有余了。
四、细节性。
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成功,成功却了无影踪,甘于奉献,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却不期而遇,这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往的工作经历大都能把“注重细节”时刻记在心中,融进大脑,把细节贯彻于自己工作和团队的工作中。当一个目标确定后,将着眼点放在项目过程的细节中,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按程序、按步骤把每个细节设计好、划分好,让执行者能够理解并做得到,即使再大、再复杂的项目也能获得成功。
五、协作性。
协作性也就是团队精神,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作,而不是对抗。团队的协作精神要时刻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企业的人多了,缺乏协作精神,反而不如人少好。企业的项目、计划任务、行动需要不同部门倾力合作才能完成。
六、协调性。
就是沟通技能并加以执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效的沟通越来越重要,信息就是力量。在企业里如果能够有效沟通,协调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能够清楚而有说服力地传递信息、想法及态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具有高超的沟通技能,而且能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等形式有效地影响别人、客户和合作伙伴,那么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沟通技能要有三个能力基础:
1.良好的察知力即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敏捷准确地察知自己、对方和第三方的状态。包括感情状态、肢体语言状态及嗓音行为,俗话就是察言观色,有眼力见,通过观察感知对方要说什么,做什么,提前了解并礼貌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并礼貌地付之以行动。
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留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
2.良好的沟通方法。能够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给出什么信息,以及接收什么信息。
3.果断决策。能够根据各种信息反馈,做出相应的决定,处理问题果断,不优柔寡断。
向上沟通不畅时,及时反馈到高层,不能出现过滤、屏蔽和短路现象,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领导决策。向下沟通不畅时,要选对正确的人、适合执行的人及时处理,并与一线员工沟通,让他们理解做该做什么事,并把事情做正确,是工作的天然职责。平行沟通不畅时,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避免出现部门本位主义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出现不承认或者无意识推卸责任,辩解自己是正确的,是对方的责任,反而暴露自己对工作意识认识不清,对工作责任模糊。
真正的职业精神是先解决问题,待问题解决后及时与平行单位沟通,对出现问题的过程重新评估风险、责任、避免再出现类似现象。
做为中高层管理人,提高本身的执行力并率先做好垂范,是首选的责任和义务。管理的真谛是自我管理,一个自身工作成效不高的管理者,很难管理好别人。一个企业执行力不好,往往不是员工层面执行不力,而是中间执行层面。
工作标准不明确,流程不理顺或者组织实施不力,导致中断执行或仍遇到执行障碍。一个企业没有好的执行力也就没有好的管理,一切最终要贯彻到执行中。
此文章部门副经理以上传阅,公司定时间组织讨论。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的区别
成功的管理者,可以做到很好的用人,能够识别每个人的能力,并把他安排的何时的岗位上,即知人善用,知道如何放权,可以把事情处理的有条不紊 而有效的管理者,更多的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是事必躬亲,执行上层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做到认真细致,更多的是执行。有效的管理者有管理知识,还拥有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解决问题的...
绩效考核 中层管理者考评方案
中层管理者考评方案。适应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全面 准确 客观 公正地考评中层管理者履职情况,培养和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勤奋敬业 勇于开拓的高效中层管理团队,进一步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新性,增强中层管理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按照公司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企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
绩效考核中层管理者考评方案
中层管理者考评方案。适应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全面 准确 客观 公正地考评中层管理者履职情况,培养和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勤奋敬业 勇于开拓的高效中层管理团队,进一步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新性,增强中层管理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按照公司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企业发展工作会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