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后感

发布 2023-11-23 03:40:04 阅读 6000

语文教学创意的活学活用。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后感。

因为新生命的加入,让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繁复琐碎起来,不过,万幸,在精神上我是充实幸福的,我并没有感到疲累。每当想捧起一本书的时候,虽早已夜深人静,但我却还渴望点一盏明灯,翻几页墨纸。

起初,刚看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以为是纯理论的书,乏味枯燥的文字游戏直觉困苦不堪,但是,没等我翻过几页,却以被它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新颖可行的教学理念所深深吸引。我很庆幸在职初能够遇上这么一本好书。

研读完整本书,让我最受启发的就是余老师的教学创意。何为教学创意?余老解释说:

“所谓‘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于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策划。”

一、教学创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特级教师于漪指出:“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来挖掘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乐趣,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乐于求知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余老师讲究教学创意的“新”和“趣”。

正如余老所说,“‘创意’,意味着必须进行创新。”“新的训练角度,即充分利用课文的教学价值,从超常规而又切实可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朗读、阅读、思考、表达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在知道了年仅九岁的凡卡在圣诞夜给爷爷写了一封信来诉说他学徒生活的悲惨,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呢?凡卡最终被爷爷接走了吗?他的梦能否实现呢?

”等问题,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组织小组活动,展开讨论,大胆提出设想,自由发表见解,畅所欲言。也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方式创设特定的情境,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氛围之中。如在教学六年级诗歌《童年》时,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可以**罗大佑的《童年》这首歌曲来导入诗歌的学。

1习。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漫画、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以把孔子的**投影在黑板上,教师说出关于这位名人的特征、事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猜这位名人是谁?这样不仅能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以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我们都可以让“新的创意”展现风采。

二、教学创意在于培养学生乐疑好问的探索精神。

一个人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产生求知欲望之后才进行的。培养好奇心是培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强烈的好奇心、对已有事物的挑剔和追问、心理上的不满足,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渴望。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提时候,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总爱刨根究底,问个不停。进入课堂,教师就应把学生的这份好奇心留住,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价值,并引导学生加以观察和思考。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

学贵有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因斯坦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问题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发现问题,才有可能突破创新。

余老指出,“‘教学创意’应讲求‘简’,其实质在于:让教师的课堂活动精炼起来,让学生的训练活动充实起来”。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张预习单,让学生把对课文的疑问填在预习单上后,再反馈给老师,通过预习单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存在的疑问,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更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提出疑惑。

教师也可以根据预习单把学生的疑问归类,在教学过程中,一起**学生自己所提出的对于课文学习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事实、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形成一个好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养成乐疑好问的精神。虽然简化了教学过程,但教学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用余老的一个词“简中求丰”。

三、教学创意旨在促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余老指出:“教学创意要讲究‘活’,过程灵动、手法灵动,环节与细节的科学变化,有一点诗意手法。”

因此,语文教师大可在教授写景类的课文时,不妨。

2让学生走出课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自己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实践出真知,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比在课堂上空谈特征要来得真切得多。

比如在教授《爱莲说》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观赏莲花。往常大部分同学会按照教师教授的思路去赞赏莲花,从而忽略了“莲花出淤泥”中“淤泥”的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千百年来,淤泥背负着污溃不堪的恶名,可是没有淤泥,**来圣洁高雅的莲花呢?”更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富贵到底好不好”这类社会问题,也许会产生各种新奇的观点。

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想法的准确性,就会提出自己的创见,大胆辩驳。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身临其境,勾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消除课堂上压抑的心理状态,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辨证求新,真正参与课文**之中,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一言堂变为多言堂,有效激发、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又如,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些剧本的节选,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表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亲身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加强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化,其他不参与表演的学生则通过观赏同学的表演,可以提出与表演者不同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征,通过“如果你演,你会怎么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他们各自的表演方式,揉合出一种最恰当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调动了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性格气质,又修正了他们思想观念上的偏颇。

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不仅仅是一些课外活动,语文课堂也可以搬到课堂外,亲近大自然,不但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自己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学生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更丰富了见识,开拓思路。

教学创意应该充斥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教学方案或是细节的构思,永远都应该是“创意无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应从以往陈旧呆板的课堂教授中走出来,奔向新颖丰富的教学模式。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后感

用朗读优化课堂 读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有感。本学期,在关老师的推荐之下,我阅读了余映潮老师的 中学语文教学主张 一书。比起以往阅读到的高屋建瓴式的书籍,本书却实实在在的从方法角度教授给教师,此书蕴含了余老师的教学经验,体现了他的教学机智。余映潮是我国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泰斗级人物,创建了...

《提炼教学主张》读后感

精选范文 提炼教学主张 读后感。纵观全国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每位都能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讲起王崧舟,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 诗意语文 提起吴正宪,自然会想到她知情交融的 八大特色课堂 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对教学问题认识深刻,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和独特的教学思想,个性化的教学主张成为他们显著的标志。作为名...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话题。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应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 有创意地表达。本文将其归纳为四点 激发兴趣 艺海拾贝,准确拟题 首尾呼应,巧妙表达 妙语生花以及自助评改。中学语文文教学兴趣。一 激发兴趣 艺海拾贝。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