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课景阳冈人教部编版

发布 2023-11-20 13:00:02 阅读 6004

第 6 课景阳冈。

教学目标。1、会认 20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绰、呵、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动作,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4、初步学习猜读等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词。2.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

难点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2.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 20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绰”“呵”“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课题。

1.**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师生随曲同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曲吗?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浒传》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得出同学们对《水浒传》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的。《水浒传》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教师用多**课件展示武松打虎的图。

片),通过《景阳冈》中的故事来认识一下这位打虎英雄武松。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用多**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请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不懂的词句可以结合上下文猜一猜。

2.教师小结:这篇课文有很多古今异义的词句,有些读不懂的词句老师让同学们结合上下文来猜一猜,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这些词语,你是不是读懂了呢?

1)理解难读难懂和古今异义的词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筛一碗酒(倒一碗酒)、梢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吃那一惊(吃惊)、一兜兜将回来(打了个转,转了回来)、坐了半歇(稍作休息)、吊睛白额大虫(老虎)、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教师用多媒课件出示“吊睛白额大虫”“请勿自误”等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与原词比较,体会原词的特点。

3)指名朗读词语:半夜三更、武艺、耻笑、胸膛、寻思。

4)学生找出多音字,读准字音:

泊”,读“bó”,组词“漂泊”“泊车”;读“pō”,组词“湖泊”。

绰”,读“chuò”,组词“绰号”;读“chāo”,绰起一根棍子。

呵”,读“hē”,组词“呵斥”;读同“啊”;读“kē”,组词“呵叻”,泰国地名。

5)生字学习,教师指导,生字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字:

饥:jī,部首是“饣”,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组词“饥饿”“充饥”。

坠:zhuì,部首是“土”,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组词“坠落”“坠马”。

膛:táng,部首是“月”,与身体有关,如“胸膛”。

截:jié,部首是“戈”,半包围结构;组词“截止”“截断”。其形近字组词有“戴帽子”“**”“栽树”。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找到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做好标记。

2)学生分别朗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其他成员予以帮助。(断句、纠正字音、读出相应的语气、领读段落中难读的词语等)

3)学生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其他成员认真听读,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见。

4.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结构。

1)教师用多**课件出示“划分段落结构提示”: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武松“喝酒”;不听店主人好言相劝,而执意“上冈”;之后猛虎突现,武松“打虎”;最后“下冈”。请大家根据这四个重点内容,正确。

地划分出本文的段落结构。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段。

3)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整理,相机板书:

喝酒(第 自然段);②上冈(第 3~5 自然段);③打虎(第 自然段);④下冈(第 8 自然段)。

5.思考:将分段内容连起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本篇课文主要写了武松来到阳谷县地面,又饥又渴,找到一家酒店,连吃十八碗酒后,酒家告之景阳冈上有老虎,劝其不要过冈,可酒壮英雄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果然遇到了老虎,武松与老虎展开了较量,终于将老虎打。

死的故事)三、作业布置。

课后细读课文,画出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现人物心理的重点词句,作好相应的标记。

板书设计。6 景阳冈。

喝酒(第 自然段);

上冈(第 3~5 自然段);

打虎(第 自然段);

下冈(第 8 自然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 教师用多**课件出示《武松打虎》**资料,学生欣赏。

2. 武松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行侠仗义、刚直不阿、知恩图报、疾恶如仇、敢作敢当。

就是这样一位好汉,在返乡探望哥哥武大郎的途中,经过景阳冈时,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这个故事,可谓无人不知、无。

人不晓。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感受武松打虎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合作**,精读重点。

1.学生默读第 自然段,教师用多**课件出示思考题目:

1)请大家细心搜索描写武松初遇猛虎的内容中,共出现过几次“闪”?仔细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作者在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时,用了很多精彩的动词,请你们找一找,体会下这些动词运用的效果。

3)武松打虎时,一开始“以守为攻”,后来“转守为攻”,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默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多**课件中相应内容,点拨引领,指导朗读。

教师用多**课件出示第 6 自然段。

1)学生找到描写武松初遇猛虎的部分。

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读、分组读、齐读的方式来熟悉课文的内容。

通过自己研读句子,体会这大虫给你什么感觉。(凶猛)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只又饥又渴、兽性大发的大虫,此时的武松是怎么应对的呢?(教师板书“闪”“躲”“闪”)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归纳:

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一“躲”;老虎一“剪”,武松再“闪”。

学生再读句子,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齐读)

2)学生找到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出武松打虎的场景的精彩。

教师引导学生圈出动词:“轮、劈、揪、按、踢、提、打”等,引导学生体会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和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教师板书动词“轮、劈、揪、按、踢、提、打”)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以守为攻”是为了避开老虎的风头,以退为进;“转守为攻”是抓住机会,勇敢反击老虎)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武松是个勇武过人、无畏、勇中有谋、机智灵敏的人)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第 6 自然段用“闪”“躲”“闪”,写出了武松的机智敏捷,运用多个动词凸显了武松的勇武机智。

4.师:打虎是文章的重点,本文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还写了武松“喝酒”与“上冈”的详细过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1)请同学们默读第 自然段,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店家在武松面前摆上了三碗酒、一碟热菜,他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可见他的性格豪迈;当店家劝武松不要过冈时,武松却大踏步走上了景阳冈,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倔强)

2)请同学们默读第 3~5 自然段,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武松明明害怕,却仍然不肯回去,表现他好面子和无所畏惧的性格特点)

3)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真实可信)

4)“喝酒”与“上冈”两部分有什么作用?省略掉可以吗?(这两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两部分的描写,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充分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

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斗猛虎埋下了伏笔)

5.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说他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英雄形象—— 武松。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武松的形象,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他豪放倔强,会因为喝得不尽兴而向店家要酒喝,也会不听别人劝告而执意上冈,还会因知道景阳冈上真有老虎。

时而害怕,同时他胆识过人,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可见武松不仅是个英雄,也是个凡人)

三、趣讲故事,巧设作业。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武松打虎的细节。

2.小组内练习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然后派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呢?

故事复述,加深印象;抓住动词,体会人物形象;根据上下文来猜词义……)

4.布置作业:搜集《水浒传》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故事,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6 景阳冈。

喝酒——喝了十八碗 (倔强豪迈)

上冈——只管上去 (无所畏惧)

打虎——闪、躲、闪(机智勇敢)

轮、劈、揪、按、踢、提、打。下冈。

新编部五年级下册第5课6景阳冈 教案

6景阳冈。1.会认 倚 箸 碟 等16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 绰 呵 泊 会写 冈 饥 俺 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 恰好 时辰 等词语。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正确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思路,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明确课文重点。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6景阳冈2课时部编版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5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2.朗读课文,能复述武松打虎的故事。过程与方法 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武松豪放倔强 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豪放 勇敢 机智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 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6景阳冈。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读读记记 吓唬 诡计 霹雳 踉踉跄跄 等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 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 心理活动 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 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