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教案

发布 2023-11-19 15:26:11 阅读 5050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学习目标】1.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语言的特点和技巧,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了解大熊猫,并能整合资料,写一篇作文向大家介绍大熊猫。

4.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5.通过词句段学会用问句开头写一段话。

6.学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7.注意笔画较少的字和笔画较多的字的间距架构。

8.积累约定俗成的八字成语。

学习重点】1.了解和感悟劝说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

2.整合信息,向大家介绍大熊猫。

3.学会写寻物启事;积累八字成语。

学习难点】1.了解和感悟劝说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

2.整合信息,向大家介绍大熊猫。

3.学会写寻物启事;积累八字成语。

学前准备】制作多**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劝说)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上楼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情,觉得很有意思,想让同学们帮忙判断一下谁的劝说效果最好。

1.课件出示课本中所给的劝说事例。

2.你认为那个同学最有可能接受谁的劝说?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劝说?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4.引导学生思考:劝说别人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5.师总结:不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

二、实战运用。

课件出示:情景一: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情景二:表哥喜欢玩电脑,一玩就是一整天。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怎么样劝说更有效,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2.小组代表交流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习作:国宝大熊猫)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有关大熊猫活动的**和**。

2.看到这样可爱的大熊猫,肯定有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了解大熊猫吧?你们心中应该有许多关于大熊猫的疑问需要解答吧?说一说你心中的疑问。

预设:(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二、解决问题,了解大熊猫。

1.看来大家很想全面了解大熊猫,我们先来看一个**。(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1)从**中你了解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2)指名说。

2.你还知道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师补充介绍。

三、指导写作。

1.把对大熊猫的了解写下来,要求:

1)解答以上问题要注意先后顺序。

2)语言要准确、生动,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合理利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学生读一读。

2)说一说例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3)你认为例文介绍得准确、生动吗?为什么?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修改评议。

1.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2.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修改习作。

3.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全班交流。

4.这些优秀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如果你遇到好词或写得好的句子,你会积累下来吗?在习作时,你会用上这些积累的词句吗?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做法。

3.课件出示课本上“交流平台”的内容,请学生读一读这些语句。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时要积累下来,并学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写作的水平。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1.回顾《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2.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3.小结:以一个设问句开头,再用整篇文章来回答,通篇的结构层次很清晰,值得我们学习。

4.请你也用这样的开头说一段话。

出示: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是否听说过……

1)同桌交流。

2)教师引导:第一句要紧扣石头怎样奇妙展开描写;第二句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先提出疑问,再紧扣疑问进行解答。针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产生疑问,再**具体解答,学会总分的表达方式。

二)写寻物启事。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寻物启事。

2.了解要点:寻物启事的格式是怎样的,应写清楚哪些信息。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4.小结:写寻物启事,内容要完整,说话要得体,交代要清楚,不仅要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主要特征和丢失时间、地点,也要写明交给谁或交到什么地方。要注意格式。

5.小练笔:

1)三(5)班的魏丽昨天下午在操场上丢失了一串钥匙,请你代她写一个寻物启事。

2)小红今天上午在多功能教室上课时落下了自己的铅笔盒,请你代她写一个寻物启事。三、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止、内、术、斗、露、醒、慧、蘑。

2.指名读一读这些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止、内、术、斗”笔画都较少;“露、醒、慧、蘑”笔画都较多)

3.师示范书写这些字,强调:笔画少的字,书写时要把笔画写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4.指名书写“斗”和“慧”,全班评议,再次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5.学生描红,同桌互评。

6.作品展示,师生交流。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八字成语。

2.请学生说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3.出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读一读这几个八字成语。

2)借助词典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指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4.再读一读这些成语,并试着背一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案

口语交际 劝告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地劝说。3.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不要用指责的口吻。重点难点 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告。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 巧设情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教案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2.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3.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借助 示意图等复述故事。4.通过偏旁归类来识记生字。5.通过词句段运用,想象拟声词体现的情景 体会反义词构成的故事题目的趣味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教案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2.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3.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借助 示意图等复述故事。4.通过偏旁归类来识记生字。5.通过词句段运用,想象拟声词体现的情景 体会反义词构成的故事题目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