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同步练习题 附答案

发布 2023-11-19 01:10:05 阅读 3308

22 手指。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揿电铃(qìn qīn) 管弦(xuán xián)

污秽(suì huì) 窈窕(tiǎo tiáo)

轧伤(yà zhá) 憎恨(zēnɡ zè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sāo yǎnɡ luó sī

niǔ kòu miǎo xiǎo fù yōnɡ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姐姐最喜欢吃这种薄( )荷口味的薄( )饼。

2.他穿得很单薄( )在薄( )雾中瑟瑟发抖。

四、选择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正确的意思。

简单:a.结构单纯;头绪少。b.(经历、能力等)平凡。c.草率;不细致。

1.他只不过是简单应付罢了。(

2.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3.他头脑简单,做不了这么复杂的工作。(

句子模块。五、读句子,完成练习。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___的描写,运用了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它的作用,以及它敢于探险的性格特征。

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选文第1自然段写无名指和小指虽然能力___但也有的时候。

2.画“__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这朵“兰花”中的两瓣”。

3.结尾以手指的全体比喻阐明的道理,这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4.读了选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七、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

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2.“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3.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参***。一、qìn xián huì tiǎo yà zēnɡ

二、拇指搔痒螺丝纽扣渺小附庸。

三、 b a

四、 五、食指排比勤奋卖力。

六、1.薄弱被重用 2.设问、比喻最优美 3.人群的全体团结就是力量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会成为一个有力量的整体。

七、1.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2.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3.不合心,不懂“我”。

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脚比路长。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地回来了, 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笑了。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郑重。勇往无前。

2)请给文中①②③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

a.满意地 b.风尘仆仆

c.兴奋地 d.陆陆续续。

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路”指的是。

4)请联系上下文把文中画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5)“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王子?其他三个王子与他的探路过程有什么不同?

6)读了《脚比路长》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参***。1.【答案】 (1)语重心长。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深沉教导;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2)d;b;c;a

3)勇气;热情;执着;目标。

4)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5)仿佛看到小王子翻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地沼泽,涉过很多江河,一直向前,无所畏惧。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四王子却恰恰相反。

6)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23* 童年的发现。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一、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胚胎(péi) 天赋(fù) 困窘(jiǒnɡ)

b.痴迷(chī) 伊始(yī) 祸患(huàn)

c.嘿嘿(hēi) 车祸(huò) 绞肉(jiāo)

二、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随( )所( )翻( )覆( )

绞尽一本( )

( )好意自禁。

1.词语②包含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请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2.请再写出两个像词语④那样,“一”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3.词语⑥中,“禁”的读音是。

句子模块。三、读句子,完成下列练习。

1.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

部编版 统编 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优秀设计

22手指。教材分析 手指 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借平凡的日常所见,揭示生活真谛。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抓住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丰子恺先生选取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题材,即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2019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反思

22 手指 教学反思。手指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一 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

2019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反思

22手指 教学反思 手指 是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 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