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发布 2023-11-17 22:40:05 阅读 2814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国杂兴/(宋)范成大。

教学反思:古诗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人文底蕴,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诗境,自己必须批文入情,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在课堂上才会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点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本学期在以前古诗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这样的研究,当然也很有兴趣。

我阅读了有关作者的详细生平,对作者做深入的了解,包括作者一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诗歌蕴涵的情感,再结合四年级的年段特点,决定以“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为教学重点,予以突破。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于是,在课堂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前一节古诗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充分,都已经批注了诗意,他们毫不费解地照本宣读,根本没有真正字字句句疏通晓义。于是学生在自学时已经了解到的诗意,上了课后,还是处于同一种水平,也就没有真正习得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与同仁的讨论后,决定对这个环节再进行精心打磨:第一步,一句一句理解。如果学生预习充分的,就由意到词回扣,如果学生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就解词理句来点拨。

第二步,在学生基本会说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仅仅把意思带进去说,还缺少什么呢?想想还可以补进什么!

让学生再次练习,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神态等说得更加具体,说得流畅。然后再来交流评价。这样一来,层次清晰了,教学就显得更丰满,更扎实了,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解词一理句一连意”这么一个自主**的过程。

也为之后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学习其他古诗作好了铺垫。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教学反思:稚子弄冰》是有关儿童生活场景的描写,是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青春年少的渴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这三古诗是写的各有特色,把少儿的天真烂漫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读起来韵味十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三首古诗,因此设立教学目标如下: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这三首诗歌,根据诗意想象画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古诗的朗读。

先自由读,后老师范读。再让学生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然后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一首诗重点抓住一句中的“铺”和二句中的“弄”字体会原野的广阔和乡村傍晚的宁静,从而体会牧童生活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这首诗的场景描写非常出色,让学生通过品读和想象来体会。第三首古诗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

教学时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注释,抓住有关儿童动作的词语,体会儿童的可爱之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的作用,体会儿童的怡然自得和玉石破碎后的失望,从而感受诗歌的美妙意蕴。第二首是先想象游人热闹的游览景象,再联系一三首诗说一说为什么“老夫”“不羡神仙羡少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说一说儿童生活的快乐。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认识。

最后让学生再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在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颂的目的。总之,这节课虽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还需多多努力。

村晚/(宋)雷震。

教学反思:回顾教学,我总结出古诗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方法: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云:“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是多么重要。吟诵古诗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还能增加其艺术修养。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重视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词语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写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边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远景碧空尽的情景?

李白为什么站在江边那么久?他在想什么?学生了解了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体会到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样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

2.祖父的园子。

教学反思:祖父的园子》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对很多人来说:

童年是一块糖,总是弥漫着甜甜的味道;童年是一挂秋千,飘荡着一串串清脆的欢笑;童年是一架风筝,装载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希望。而作者童年的乐园则是祖父园子里那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思考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在交流反馈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

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可选择自己最觉得有趣的说。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不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

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另外,文中许多abb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由于文章太长,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去读,后面没有时间去积累词语,训练学生说类似的词并用词说话,只能匆匆收场。我想,如果让学生在得到语言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使学生受益非浅!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学生都非常羡慕文中的“我”,觉得“要是我现在的生活如作者的童年生活般快活,那该多好啊!”听了他们的感慨,我不知该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年代觉得幸运还是不幸。

我想,作为老师,我是非常希望他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月是故乡明。

教学反思:对自己教学的情况作了反思,现将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主题思想得以贯彻。

本单元教学后,主题思想植根于师生心坎,即共同达成以下共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故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我们走进其间阅读后,体会到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其情真意切凸显无遗。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2.指导学生练读句子,学会用并列排比的方法描写事物的特点。3.指导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学会运用。4.积累背诵古诗,感悟理解诗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交流平台。1.出示课本中的话,请三位同学读一读。2.全班交流听到的内容。3.小组交流 大家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

2019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景阳冈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景阳冈 选自元末明初 家施耐庵写的著名长篇 水浒传 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 勇武 机敏的英雄性格。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抓人物动作,见特点。打虎中的精...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 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8内容。教学目标 21.杨氏之子。1.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幽默。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 读题解题,简介背景。1.导入揭题,解题。1 师 同学们,我们积累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