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王华。序:课程设计说明:
本课程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满足初中数学教师深刻认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按照目标进行教学实践的需求,解决教师在目标设定中的疑难问题,纠正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涉及目标的种种不良行为,探索科学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本课程教学的对象是中学数学教师,案例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为主,课程设计既体现正确的教学理论,又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案例,尽可能多的考虑广大教师“读的懂”、“用得上”。
本课程在每环节结束后,我们均设置一道针对各讲的主题、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或讨论问题,各位老师可结合各环节所讲的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最后的绩效作业为撰写一个体现三维目标的教学案例作为评估的主要方式。
第一课课堂教学的“纲目”是什么?
—课堂教学目标综述。
概要:本课介绍课堂教学目标的概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科学设定的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教学目标的意义,理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概念,掌握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2.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义,明确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会鉴别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学习内容:(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规定了一门课程的教育目的与培养预期;二是课堂教学目标,指每一堂课所规定的教学活动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三是被教育者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对于上课来说,教学目标是“纲”,纲举目张。
1.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指南。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教学目标是可以在45分钟之内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增加了学科情感。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
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完成的所有的教学目标时,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
2.隐含的教学目标。
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案中不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这方面的知识就是隐含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等,这些是要求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细雨无声地渗透给学生的。
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3.教学目标的演变:
中国曾将教学要达成的事实称为教学目的,建国后,很长时间学习前苏联的课程、大纲设置。2024年3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学数学科课程的标准草案》.此草案把教学内容分为“形数知识”“科学习惯”“辩证思想”和“应用技能” 四个部分,并指出教学目的“是建立学习科学的基本工具,锻炼思想的体操”.
2024年12月由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它是以前苏联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大纲规定:中学的数学是由算术、代数、几何及三角组成的一个有系统的课程,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所必须的技能和熟练技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逐步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论,教学大纲**现了“教学目标”,主要参照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2.21-1999.
9.13)《教育目标分类学》和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方式。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域(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情感领域(接受、反映、价值化、组织、性格化)、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有指导的反映、机械动作、复杂外显动作、适应、创新)。
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识记:
对具体事实的记忆;领会: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对事实进行组织,从而搞清事物的意思;应用:应用信息和规则去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的本质;分析:
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解释因果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综合: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从而创建新的思想和**可能的结果;评价:根据标准评判或选择其他办法。
自此之后,这六种思维级别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他给出的认知技能列表,是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的。最简单的认知技能是对知识的回忆,最复杂的认知技能是对观点的价值作出判断。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 mills gagne, 1916--2002)是继布卢姆之后,又一位对目标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界认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都是指导学习目标设计的很有实用价值的学说。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把学习目标划分为几个领域;每个领域分出多个层次;
不同之处,加涅把智力技能从布鲁姆的知识领域分离出来,增加了认知策略领域,加涅更加强调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具有实用性。
4. 教学目标的功能:
导学:确定学习内容,学习范围,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自主、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
导教:确定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的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
导测量: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知识与技能”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并列在一起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一般教学目标相比,学科教学目标除了体现学科特点外,更加具体、可操作。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是从小学的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静态数学向动态数学转变的过渡期,其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教法灵活,而其培养人的思维、活化人的认知、应用于人们现实生活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
下面结合实例,按照目前课程标准的界定,认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1]。
1.了解。指认识并记忆,是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说明对象。同类词有:知道、说出、辨认、识别等。
如了解全等三角形是指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两个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能够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指对事物的领会,同类词有:会、解释、区别、归纳,比较、说明,描述等。
如会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证明有关问题,并进行有关的计算。这里需要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各种判定方法和性质,并且知道基本的全等变换,会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角、线段的数量与位置关系。
3.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即理解数学的概念、法则、原理,会运用这些内容解决问题。同类词有:能、推断、解决。
如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指能利用三个角均为60°、三边都相等进行论证和计算。
4.运用。指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同类词有:应用,论证,分类,举例说明等。
如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需要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一定的情境下,获得其表达式。
5.经历。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同类词有:感受、操作,实践。
如经历心算、画图或利用计算器等估计方程解的过程,对方程解的估算是一种数学心路历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一种数学感受。
6.体验。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同类词有:体会。
如参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不完全归纳法的认知方式,学习总结归纳的一般形式。
三)设定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一般要求。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立足学生需求,凸显学科特点,符合认知规律。
知识与技能反映“双基”与数学本质,过程与方法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考与数学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追求,具有数学文化传播的特征。
四)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一直研究的是知识、技能、能力与应用。按照心里学的知识,知识是一种信息传输,是具备能力的基础,技能是经过长期训练固定下来的动作,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三者相辅相成,只有大量的积累知识才能锻炼出熟练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也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反过来,具备了一定的技能、能力,又可以更多、更快、更好的获取知识。
知识、技能是一个人具有能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培养能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
1.概念解释:经过近20年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新的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新界定为[2]:
知识与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一课心理健康概述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心理健康概述。使用教材。四川大学出版。社。课型。专业理论课 专业实训课 理实一体课 公共基础课。2课时。教学班级授课教师教学时长。教学地点。教材分析 教学用具多 课件 电脑。本教材选自由颜明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该教材的编排符合学...
第一课心理健康概述 教学设计
教学地点教学用具多 课件 电脑。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由颜明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该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形成规律,在案例呈现的同时辅以相应的理论知识,较好的体现了趣味性和专业性。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对象 心理...
《彩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随文识字 字理识字 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 虹 座 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 会写 那 到 着 力 2个字。2 能借助拼音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 图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