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 2023-09-12 16:36:58 阅读 2054

《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一》属《几何与图形》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二》则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包括3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

我说的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已学过了位置的相关知识,知道前、后、左、右及上、下等方。

位,同时,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经验,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位置的相对性缺乏认识,且左右易混。三、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

本方法,并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容易分清前后,但左右易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确定为:

辨认从左右两侧看到的图形。

突出重点的方法:通过分小组在不同位置对同一玩偶进行观察、交流等,让学生亲自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进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

突破难点的方法:在小鳄鱼的右肩夹了个夹子,以便学生对比区分。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具准备:多**课件、玩偶。

1)讲授法: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体系的核心,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2)演示法:教师示范,学生明确要求,可快速让操作活动规范。

3)讨论法: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启迪,一起解决教学中教与学的问题,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4)练习法:促使学生正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2.说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观察法:波莉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2)合作交流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培养小组合作意识。(3)对比辨析法:通过对比更能区分易错点和难点。

4)游戏法: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让学生仔细看,猜出是什么动物。2.据学生活动小结:像这样认真仔细地看,就叫观察,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猜一猜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快捷地引入课题。)(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五个步骤来进行教学: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

四人一小组,前后左右围桌子四面坐,中间放小鳄鱼,让同学们身体不动,头不偏,眼睛平视小鳄鱼,仔细观察小鳄鱼,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小鳄鱼的哪儿?(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前、后、左、右)

这里我采用观察、提问和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发现自己所处的。

位置不一样,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各4人小组组长将小鳄鱼换个方向,再次仔细观察小鳄鱼,说一说现在看到了小鳄鱼的哪儿?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观察、互动和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进一步交流发现: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板书: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3.转动观察,加深体会。

提问:怎样才能全面地观察小鳄鱼呢?

组长转动小鳄鱼,组内成员用:“我看到了小鳄鱼的……”交流观察结果,深入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采取了观察、交流、讨论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遵循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小鳄鱼为素材,通过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发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小鳄鱼的样子是不同的。让学生深入体会: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经过前三层次的观察,学生已经明确: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但由于低段学生对位置的相对性缺乏经验,左右易混,因此,需要进行对比观察。

为了突破分不清左右两侧的难点,我在小鳄鱼的右肩夹了个夹子(标志物),让学生通过标志物来进行区分。5.综合观察,全面感悟。

经过前几层次的观察,学生已认识小鳄鱼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这时需要让学生脱离实物,进行空间想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件出示小鳄鱼的四个方向**,让学生用手势判断是从哪儿照的?因低段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结合肢体语言,让学生辨认是从哪儿照的,在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意图:

波莉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皮亚杰也认为“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

学生要能正确地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则需要根据人物与观察对象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空间想象、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必须具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体验,基于此,我设计以上几个观察活动,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提质增效。)(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1.出示主题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利用刚学到的方法去辨认四个熊猫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2.课间休息:欣赏生活中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哆来a梦的三个宝盒(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录音揭示要求。)(1)宝盒一:课件出示练习:

(大卡车)看图连线(教材第68页做一做)设计意图:这一题一方面需要学生对大卡车的各个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观察。

经验,另一方面学生要读懂图中人物与大卡车的位置关系,作出正确判断并连线。

2)宝盒二:第70页练习十六第1题。

眼力大比拼:小动物们为大象照相:说说下面**分别是谁拍的?

(设计意图:本题呈现了4个小动物在不同位置为大象拍照的情境,和前面的练习比较有所不同:其一,其中的一张是小鸟在高处拍的;其二,让学生说出分别是谁拍的,要求比之前的有所提高。

)3)宝盒三: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小房子图。

这一题又比上一题稍微难一点,体现在小狗所在位置观察的形状需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方能解答。

设计意图:教育要面向全体,我设计的练习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提升练习,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内容循序渐进,符合新课程理念,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前、后、左、右。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透过板书就能看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的板书就起到这样的作用。)结束语。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理念。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平坝县乐平镇大屯中心小学郑刚。一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一 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教材以学生观察熊猫玩具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 一 》教案

优质资料。观察物体 一 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8页。教学目标。1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背面观察到的物体。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 学习 互动。教学重 难点。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 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2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 认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