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第一课

发布 2023-09-12 16:35:51 阅读 4754

教学常规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准备期间体育课堂中常规建立的点滴思考。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家境富裕,生活优越,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六个大人的精心照料和周密呵护之下,自制能力、判断能力等都比较弱。因此,紧紧围绕教学常规的建立、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为期四周的学习准备期教学,以此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实现从幼。

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并在心理、思想、行为上为小学学习生活作好基础准备。

课堂教学中,放慢教学节奏,适宜的知识目标要求,使师生间有更多的时间去相互了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学生也得以在宽松、开放、自然的氛围中;在游戏的形式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循序渐进地形成一系列体育课堂的基本教学常规。如:

适合运动的穿着;基本队形、常用练习队形的掌握;几种常规哨音的辨别和执行;常用器材的取放;小组合作的初步养成;见习和请假制度的实施;练习中的合理站位;迟到及中途离开课堂的及时报告;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报告老师等等……通过营造健康、快乐、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发新生对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基本兴趣,为学生奠定“乐学、能学、好学”的基础。

体育与健身学科一年级学习准备期一些基本常规的建立和形成。

1、了解校园、操场及场地中的固定器械。

通过参观、触摸、简单体验、教师讲解、多**展示等方法手段让学生获得直观、详尽的信息,避免以后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好奇心,分散学习注意力。

2、适合运动的穿着。

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观察、比较、思考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资讯,了解合理、安全的穿着对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意义。

3、知道自己在几种队形中的位置,了解上课的基本队形和一些简单的常用练习队形。

1)加强排头孩子的小干部意识和火车头似的责任意识。

2)熟识自己所在小组的排头,通过排头的位置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所在位置。

3)在排列横队时,利用双手叉腰的方法有效帮助孩子简单、易行的保持均等的间隔距离,避免孩子们有意、无意的推搡和挤兑,以便提高集队的速度和质量。

4、几种常规哨音的辨别和执行,在人声鼎沸的操场上提高教学实效。

用不同音长的哨声,建立不同的动作信号,通过哨声来更有效的发出指令,令懵懂、好奇的小宝宝行动起来更有序。

教室里,教学的空间比较小,干扰也比较少,可将稍息的长音、立正的短音等,在室内进行演示和教学。孩子们则通过原地练习进行体验和学习。而集队的哨音和方法,则通过小部分孩子的演示进行教学。

来到操场后,将教室里的所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在操场上展开。笑声和掌声中,孩子们很快就会熟识这些哨音,并以迅速反应为荣,个个跃跃欲试,不亦乐乎。

长长短短的哨音指引着孩子们在热火朝天的大操场上,或停或练、或行或止。老师再也不用手舞足蹈,扯着嗓门大喊大叫,花费大量精力唤回他们的注意力。简单、响亮地哨声能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使教学任务有序贯彻,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5、常用器材的取放。

1)依次有序,轻取轻放(教师以身作则,拟人化、童趣化的语言时刻提醒,通过言传身教,表扬、鼓励促进好习惯的积极养成。例:不拥挤、不碰撞、轻轻地将球宝宝送回家。)

2)听讲时手中无物、脚下无物,集中思想,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每一次听讲时,反复强调,等每个孩子做到以后再开始讲解。)

6、小组合作的初步形成。

从教师主动安排活动人员,向孩子们根据不同的需求自主结伴形成活动小组慢慢过渡;从被动接受活动安排向自主结伴活动过渡等等!

体育第一课

第一课 体育与安全 室内课 学校 校班级 7.1班人数 xx人课时 1 教师 miss钟。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2 能力目标 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3 情感目标 参与运动可以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调节好自己心理 情绪,树立正确...

体育课第一课

开学第一堂体育课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体育课的课堂常规。2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3 指导学生课前把体育课不安全因素消除。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1 让学生说说喜欢不喜欢体育课?为什么?2 说说体育课你最喜欢干什么?3 讲解体育课课堂常规 1 有事要请假 2 上体育课服装要适...

体育课第一课

4 课结束时,小结和讲评,让学生知道课中的。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2 学生课中的常规。1 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2 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 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并思考,分析...